技术强 进步快

“国人体型 适合练霹雳舞”

霹雳舞训练。

巴黎奥运会霹雳舞比赛“燃”起战火。作为近年来广受青少年群体追捧的一项运动,霹雳舞不仅走进了学校、社区、广场,还“跳”上了奥运竞技的舞台。

此次出征奥运的霹雳舞中国选手共有3人,其中,女选手曾莹莹出自我市奉化区吉事街舞俱乐部(G.S.KING CLUB)。

作为省队市办、市队区办的专业队伍,该俱乐部在国际国内赛场上大放异彩,吸引着更多青少年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

1

国内选手技术不逊于欧美选手

在凤山体育公园里,有两幢古色古香的小楼,一旁有小桥、流水环绕,环境清雅,吉事街舞俱乐部的研训基地就在这里。

日前,记者来到该俱乐部时看到,每个舞室都安排得满满的。

伴随着动感的音乐,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在教练的注视下练习着炫酷的动作。而在一楼的休息区里,许多家长耐心地等候着。

“其实,我们中国人的体型是很适合练习霹雳舞的。”浙江省霹雳舞队总教练、吉事街舞俱乐部负责人陈杰介绍,单就技术来说,我国运动员这几年的进步很快,甚至可以说是“很强”,不逊于任何欧美国家的选手。

然而,作为街舞的一种,霹雳舞不仅要求技术,还要求“艺术”。

比赛时的打分基于音乐性、表现力、原创性、技巧性和完成性五项标准。对此,国内选手可能就有些吃亏了。

陈杰举例说,最明显的就是生活环境的不同,“欧美家庭可能一回家就打开音乐,氛围很好,久而久之随着音乐起舞成了一种肌肉记忆和条件反射。”

霹雳舞“对战”时对乐感、创意有着很高的要求,必须要以深厚的音乐积淀去参加比赛,用多样的艺术形式表达。而这些,恰恰是国内选手所欠缺的。

因此,吉事街舞俱乐部的教学也在课程设置上有所侧重地加强了这方面的培训。“既要有扎实的舞蹈基础,也要有出色的舞台表现力,这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陈杰说。

2

霹雳舞“走出去”吸引更多青少年

前几天,陈杰刚刚带着一批队员参加了在西班牙的青年训练营后回到奉化。在他看来,每次出去都是一次收获,“都是不断学习的过程,开眼界,长见识,学本领。”

作为最初的街舞爱好者,2009年,大学毕业后的陈杰回到家乡后,和朋友一起组建了街舞团队。

2014年,成立了吉事街舞俱乐部,现已发展成为宁波乃至浙江最有影响力的街舞俱乐部之一。

起初,街舞选手都是从学员中选拔发掘。后来,通过“四点钟课程”等公益活动,该俱乐部逐步走进学校、走向社会,主动发现了一批优秀学员。

如今,在该俱乐部登记的普通学员就有500多人。

“居敬小学就成立了霹雳舞校队,现在奉化已经有5所小学、5所幼儿园将街舞作为常态化课程开展。”陈杰介绍说。

据了解,专业选手一般利用晚上和周末训练,每周至少5次。“晚上训练2小时,周末6小时。”陈杰说,对于专业选手,除了训练,还将通过街舞名师指导培训、体能训练、技巧提升等系列培训活动,提升选手的个人水平。

根据霹雳舞赛制,该俱乐部将选手们分为成人队、青年队、少年队等梯队。

对此,陈杰有着清晰的规划,不同年龄层次的队员参加不同组别的比赛。尤其是像曾莹莹所在的成人队,目标就是冲击大赛奖牌。

3

因为热爱而坚持

因为坚持而精彩

自组建街舞团队以来,该俱乐部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霹雳舞专业运动员。曾莹莹、张洋、邵亦舟等队员,就是其中的代表。

2012年后,陈杰等人创办了“BATTLE KING‘王者之战’”街舞大赛,延续至今。曾莹莹就是因为参加首届大赛和陈杰等人结缘,并正式加入这个大家庭的。

此前,曾莹莹练的是田径项目,曾荣获浙江省锦标赛亚军。

自从了解到街舞这项运动后,她就爱上了这项“怎么天马行空怎么来”的运动,并于2016年正式成为该俱乐部首位注册运动员。

从此,曾莹莹不再是“单飞”的业余街舞选手,而是从一边谋生一边自己摸索训练,转变为系统的专业训练。

2021年1月,宁波体育运动学校和奉化区体育管理中心、奉化吉事街舞俱乐部三方签订合作协议,成立宁波市霹雳舞队。

之后,浙江省霹雳舞队以“省队市办”的方式落户奉化。从此,曾莹莹的舞台更加宽广,也走上了更高的领奖台。

在进入国家队之前,陈杰、杨明两位省队兼市队教练一直陪伴和帮助曾莹莹。对于他们之间的关系,陈杰用了四个字来概括:亦师亦友。“我们和莹子这批人,都是因为热爱才坚持下来的,特别希望她能去奥运会上展示自己。”

记者 马涛 潘苗 文/摄

2024-08-11 技术强 进步快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168935.html 1 3 “国人体型 适合练霹雳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