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动感的音乐,旋转、腾跃、倒立……在位于奉化区凤山体育公园的吉事街舞俱乐部(G.S.KING CLUB)里,一群小朋友激情四射,活力十足。
这里,走出了正在参加巴黎奥运会的“国字号”选手曾莹莹。
日前,记者到访该俱乐部研训基地时,发现在这里训练的不仅有省、市霹雳舞队的专业运动员,还有许多普通学员。他们挥洒着汗水,跃动着激情,更书写着自信。
在宁波市霹雳舞队领队周林波的带领下,记者进入二楼的一间舞室,看到一群队员正在浙江省霹雳舞队主教练杨明的注视下,专心致志地训练。音乐响起,炫酷的动作立即让视觉效果拉满,舞室里洋溢着随性、张扬的气息。
作为街舞的一种,霹雳舞(Breaking)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青少年群体的欢迎,在成为奥运会正式竞赛项目后,更是吸引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这种看似“地板上的体操”的舞蹈,对力量控制、节奏把握、创新编排等都有较高要求,一度引领街头文化。
11岁的夏宸轩是奉化区居敬小学的一名学生,却已经有了6年的“舞龄”。这个暑假,他几乎每天“泡”在这里。
“最初是妈妈希望我来锻炼身体,后来我就喜欢上了这项运动,体能也因此好了很多。”几年下来,夏宸轩觉得自己“练得还不错”,希望将来通过参加比赛取得好成绩,“让更多的人认识我”。
“要不秀一下?”“那我就放个‘大招’!”
在大家的鼓励下,夏宸轩在镜头面前干脆利落地来了一套动作——这个“大招”可不是什么“绝活”,而是专业动作Powermove,指一切旋转的动作,被称为“大招”或“大地板”。
作为浙江省队的一员,14岁的汤祎涵在鄞州区姜山镇实验中学就读。最初接触霹雳舞这项运动,是因为他在街上偶然看到一群人在跳舞,“觉得特别帅”,就迷上了这项运动,从此“无法自拔”。汤祎涵从家里“跳”到学校,再从俱乐部一路“跳”到了区队、市队、省队。
13岁的陈昱含也是被霹雳舞的“帅”吸引的。原本她练的是中国舞,喜欢上霹雳舞后,两个舞种开始齐头并进。陈昱含说,有中国舞的基础,可以把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融入霹雳舞中,从而跳出自己的风格,“希望可以跳出一些成绩来”。
采访中,许多队员都表示,最初被霹雳舞吸引就是觉得这种舞蹈很帅,或者很“飒”,尤其当提到头转、背转、风车、托马斯全旋、椅子等动作时,无不眉飞色舞,兴高采烈。
可随着训练的深入和赛事的磨炼,队员们对这项运动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霹雳舞是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17岁的邵亦舟认为,除了具备扎实的舞蹈基础外,还要有出色的舞台表现力。几年下来,他不仅收获了许多荣誉,人也变得更加自信,“认知、处理事情的方式都更加多元化了”。
浙江省霹雳舞队总教练、吉事街舞俱乐部负责人陈杰介绍,除了高难度的技术动作,霹雳舞还对音乐性、创造力有很高的要求。队员们在这里学习、训练的不仅是体能和技术,还有对艺术的理解和对创新的追求,“可以说,对身、心的状态都有很大的提升”。
如今,在吉事街舞俱乐部登记的普通学员有500多人,另有业余选手、专业选手约150人。随着曾莹莹出征巴黎奥运会,奉化区和宁波市掀起了一股学习霹雳舞的热潮。而这也是陈杰的心愿:“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了解、爱好、参与这项运动。”
记者 马涛/文 潘苗/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