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花Young宁波少年·勤学奋进

​勤学少年:

在奋进中 冉冉升起

姜飞羽参加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

王杨程参加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

应磊获天文奥赛银牌。

在星空下,在实验室,在一隅天地间,一群宁波少年永不满足地探寻着宇宙纷繁。

宁波效实中学16岁的应磊继去年夺得第27届国际天文奥赛(IAO)银牌后,今年向着更高目标冲击,目前已进入国际天文与天体物理奥林匹克竞赛(IOAA)中国集训队,正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集训。

同一时间,镇海中学17岁的姜飞羽和王杨程带着深厚的积淀,迈向新高三。因为在科技新苗计划中的出色表现,他们获得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省赛一等奖、国赛二等奖,先后参加了第二届浙江青年科学家节、第六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

一次次奋进,一次次翻越,少年们步履不停。向往、想象、寻找、出发,照亮他们的是熠熠生辉的院士之光,是书香浸润的文脉传承。

勤学奋进攀高峰

镇海中学每年都有多名学生进入几大奥赛的国家集训队、国家队,甚至站上国际领奖台。说起成功的秘诀,他们离不开这样几个词:热爱、坚持、努力。

7月21日,在第41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全国第三的刘恒熙说,每天五六个小时投入到信息学的学习中,对他来说是一种常态。遇到难题了就想各种办法来克服,最快乐的事情,就是解出难题。

去年摘得数学奥赛国际金牌的张鑫亮,指导老师评价他既天赋极高,又刻苦努力。高二时,张鑫亮曾与国家集训队擦肩而过,纠结过后,他以极大的勇气高三再战,最终站上了国际领奖台。

姜飞羽、王杨程和陈冠华的科技新苗项目叫《要的就是这个“饭”儿》,他们在宁波市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通过把大米浸泡阿魏酸,来降低糖分,再通过超高压处理,改变大米的内在结构,让血糖高的人也敢于吃。为了测试不同浓度浸泡的效果,三个人,一度反复用8只电饭煲煮饭,连续三周,蹲守在实验室里,看数据变化,做比对结论。有问题,就重新来过。

这让人不由想起了50多年前的屠呦呦,为了从青蒿中提取有效成分,她带领团队一次次实验,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改进方法,到了第191次,终于提取成功。

这也让人想起了“墨子号”量子卫星总指挥王建宇院士,他在去年回宁波给中小学生开讲时说,“成功就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中”。这句话的背后,是他在学习和科研中不断克服挑战、勇攀高峰的写照。

这是“院士之乡”和众多甬籍科学家给予宁波读书人的榜样力量——在人生旷野里,他们目标坚定、勤学奋进;从小耳濡目染的少年们撑杆一跃,触碰到更远的开阔地。

崇文重教润少年

姜飞羽说,自己从小就喜爱阅读科普类的杂志和书籍,书籍,满足了小小少年那颗充满好奇的心。也因此,高一有机会,她就和同学一起参加了科技新苗活动。没想到后来,大家经历了这么多有意思的科技之旅。

应磊对天文的热爱,始于小学六年级。那一年,他在一档节目中听到了天文知识,对遥远的星空深感好奇。从此,他几乎天天收听,并阅读相关书籍以“解渴”。

阅读,是少年们打开这个世界的一种方式。

1967年,当屠呦呦担纲抗疟药物研究时,她做的第一件事,是遍访老中医、埋头故纸堆,寻找线索。后来,东晋医书《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记录,给了屠呦呦关键信息。《肘后备急方》成书上千年,能够读懂它,源于屠呦呦自小阅读诸多医学经典的积累。当年的屠家楼顶有个摆满各类古典医书的小阁间,那里是屠呦呦童年时的阅览室。

如今,“书香之城”宁波,正以更多元的阅读方式,影响着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少年。

“我是陈守礼,今天我为大家朗读《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片段……”4月9日晚8时,第100条“天一夜读”短视频准时上线。当晚的朗读者是86岁的宁波中学退休老校长陈守礼。“一辈子教书育人,这次换个‘讲台’,播种书香。”陈守礼说。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当“我陪孩子读经典”活动走进莲桥第屠呦呦旧居时,效实园中的应磊,已无数次眺望过学校里的“杰出校友浮雕墙”,这面高9.9米、宽23.6米的浮雕墙上,印刻着屠呦呦,还有15名两院院士的留影。他们是求学少年心中的灯塔。

崇文重教,是宁波城市的基因。藏书文化润泽下的宁波,每个角落都充盈书香:文化的熏陶、书籍的滋养,是每个少年成长的必修课。

胸怀大者行亦远

“6月21日,我听了英雄航天员桂海潮来宁波的讲座,他说,航天员进入太空的背后,离不开一大批科研人员的保驾护航。未来,我就想成为这样的科研人员。”应磊说。

这个小时候喜欢仰望星空的孩子,在成长中找到了值得为之奋斗的方向。

“我们这次研究切入的主题,是想要缓解糖尿病人在吃饭方面的问题,也是怀着一种为社会造福的想法去做的,这是学校给我的财富。”姜飞羽说,学校很重视家国情怀教育,从开学第一课到毕业最后一课,从校园里的红廊,到每年的“一二·九”文艺演出,家国情怀的种子,就是这样一点一滴浸润而来的。

翻看镇海中学历届毕业生的“小黑板寄语”,你便会发现,报国之志、奋发之意,是少年们代代相传的精神气质。

“勇闯无人区、敢为天下先”的包为民院士,2022年-2024年,连续三年给镇海中学的学生回信。2022年,他希望同学们“珍惜寸短光阴,不负风华正茂,刻苦钻研、惟精惟一,成为祖国科技事业的接班人”。2023年,他希望同学们“常怀爱国之情,坚定报国之志,保持探索之心”。2024年,他希望同学们“不舍微末,格物致知,锚定目标,厚积而薄发”。

这是一位科学家对故乡少年的谆谆嘱托。

1905年,吴锦堂在日本取得商业成就后,出资6万多银元在家乡慈溪兴办锦堂学校。当时的浙江巡抚增韫在给光绪皇帝的奏折中,称其为“浙江私立学校之冠”。吴锦堂把教育看成救亡图存的手段,希望“田庐弥望,海桑苍苍,吾侪学习当自强”。

这是早期宁波帮杰出人士在历史的硝烟中,对家乡少年的厚望。

如今,勤学奋进的少年们,在书香宁波的滋养下,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接过家国情怀的接力棒,书写着他们的故事。

他们眺望未来,预见未来。

“新一代青年必会接过科学探索的火炬,共同一点一点地照亮未知而璀璨的未来。”姜飞羽曾在参加第二届浙江青年科学家节后如此写道。

记者 王伟 文 校方供图

2024-07-29 ​勤学少年: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166373.html 1 3 在奋进中 冉冉升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