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三江月

麦秆扇

□卢岳云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而此时,正是儿时老家忙着收割麦子、着手做麦秆扇的时节。

据清王廷鼎《杖扇新录》记载:“麦扇以麦秆编成扁带,广寸余,圈作规形,如盆大,用竹片两面夹之为柄,中心贴五色绫缎一小圆,绣山水、人物,极细。麦色金黄而润,轻灵便捷,两浙人多用以燕居。”寥寥数语便勾画出了麦秆扇的大体模样和使用场合。

在我们老家,有这样一个习俗:每年端午节,当毛脚女婿挑着大糕、黄酒等去女方拜访时,准丈母娘家往往会将新做的麦秆扇作为回礼相送。所以,但凡生女儿的家庭,就得从小教女儿学做麦秆扇,而编辫(即扁带)、绣花等手艺是“培训”的重点内容。这一习俗也使得老家做麦秆扇的风俗得以代代相传。

别小看一把小小的麦秆扇,选料、浸煮漂白、麦秆染色、编织缝钉、绣扇心花、装钉扇柄等多道工序,一个都不能少。在我家,做扇分工十分明确,我奶奶和母亲负责选料等前三道工序,我姐姐她们负责编辫、绣扇心花(老家叫“油贴”),我父亲和我哥负责做扇柄,外加准备编辫用的细若钢丝的棕榈叶茎,而年幼的我则负责添乱,真可谓“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生产队麦秆一分到手,我奶奶她们便精挑细选,选出那些细长无破裂的“麦莛”,去空麦穗头、掐麦秆结,并绑成一小捆一小捆的,作为做扇的主要原料。她们将成捆的麦秆放入大铁镬加水煮沸,一来漂白并增加麦秆的韧性,二来消毒杀虫以防新做的麦秆扇被虫蛀掉。煮过的麦秆千万不能在猛太阳下暴晒,否则会弄得麦秆瞬间破“肚子”不说,还会让麦秆晒酥了骨头,编织时容易“骨折”,故只能放置在阴凉处慢慢晾干。而一小部分麦秆还需染成红红绿绿的,以供编扇面外的“狗牙齿”花边。

而此时,我姐她们也没闲着,她们正忙着做油贴呢。她们像填布鞋鞋底似的,将一层层布用浆糊粘起来,做成厚布板,然后将一块的确良白布粘在上面,并将从市面上买来的剪有仙鹤、荷花、牡丹等图案的油贴纸花,平整地粘贴在布板上。做扇中含金量最高、也是婆家考验姑娘们是否心灵手巧的“绣花”细活才正式拉开帷幕。对绣花而言,配色至关重要,所以我姐她们会和要好的小姐妹们一起商量着来。一般地,花瓣配红色,花蕊配金黄色,叶片配绿色……让我想起了晏殊的《浣溪沙》,“绿叶红花媚晓烟。黄蜂金蕊欲披莲”。另外,绣花的针脚是否缜密平整,也是衡量一把麦秆扇做得好不好的关键,这就需要“慢工出细活”喽。

油贴外面还有一个或买或自己制作的硬纸板压圈,这也得用红绿丝线来编织,考究一点的,还会在上面编织诸如小星星、小方块之类的小图案。

编辫也是一项工作量较大的工程。一般会用女孩子编三股麻花辫的手法,用五股或七股麦秆辫编织。编辫时,往往会在外边缘嵌入一根事先准备好的细棕

榈叶茎以增加扇面的硬度。一把直径约三十公分的麦秆扇需要编三四米长的麦秆辫。姐姐她们往往会在缝好的扇面外圈再镶上一圈花花绿绿的“狗牙齿”花边,让扇子看起来更加美观。

做扇柄,我哥最在行了。别看他才小学毕业,但他从小写得一手好字,他会在刚烤过火的扇柄竹青面上有板有眼地刻上“幸福安康”等吉祥字样,雕刻上兰花等小清新图案,扇柄两侧弄成齿轮状等花样,他还会在扇柄末端钻个小孔,再用红绿丝线或小珠链制作扇坠。小小扇柄让麦秆扇锦上添花。

姐姐她们把绣好的油贴缝在扇面正中央,再按上那精致的扇柄,一把漂亮的麦秆扇就这样新鲜出炉了。一把小小的麦秆扇,演绎了一部“全家总动员”。

那时,每年盛夏,我们男孩子总是上身赤着膊,只穿了条短裤,腰间像别木壳枪般插着麦秆扇外出玩耍。为防扇子被错拿,我们往往会在扇柄背面写上自己的大名,这也让我想起了我爷爷为了婉拒别人借用他那把宝贝的折扇,刻意在扇面上用他那漂亮的小楷写下了“我有一把扇,扇扇有清风。别人问我借,我要打蚊虫”。在我们眼里,这扇子不仅是纳凉打蚊子的神器,更是大家打闹时的武器,这与古代人们在秋夜“轻罗小扇扑流萤”的浪漫样有点格格不入。我们会反拿着扇子,用扇柄追着打人。别看这小小的竹子扇柄,打在光溜溜的身上还是有点疼的。

而现如今,电风扇、空调让这麦秆扇下了岗,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我姐她们这一代人成了老家做麦秆扇的“末代皇帝”。这麦秆扇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收藏在扇子博物馆。而我们也只能在回忆、回望和回味中与久违的麦秆扇在记忆的深处遥望相守。

2024-07-17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164486.html 1 3 麦秆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