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男孩盛徐荦为倒地男孩实施11分钟心肺复苏,赢得了“黄金4分钟”,全国的网友都为一名中学生掌握了这样的“救命技能”而点赞。事实上,宁波早在2011年就开始在校园里推广应急救护培训,自编教材、开设拓展课、组织技能大赛、投放AED……此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1
自编急救教材
红十字课程开进校园
陈胤熙是宁波市曙光中学的一名学生。入校时,他报名参加了为初一新生开设的应急救护拓展课。“觉得这个课很实用,以前只在新闻上看到过,没想到现在自己也能在学校学到。”陈胤熙说。
每周三下午的拓展课上,他从未缺席。通过理论知识、动手实践,陈胤熙掌握了头部包扎、心肺复苏等应急救护技能。去年12月,他代表学校救护队参加了鄞州区中小学生应急救护技能竞赛。
比赛场上,救护员们争分夺秒,尽自己所能为伤员提供帮助,那种与时间赛跑的紧迫感和对生命的敬畏,让陈胤熙深有感触。“救护员们严谨细致,操作娴熟,这背后毫无疑问是救护员们一次次努力练习的成果,他们救死扶伤的精神让人们敬佩。与此同时,我还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可贵。”陈胤熙说。在那次比赛中,他获得了初中组包扎项目的二等奖。
看着红彤彤的荣誉证书,陈胤熙心中充满了希冀。他希望在未来也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应急救护人员,传播正力量,挽救更多的生命。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陈胤熙所在的鄞州区以《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引领,在开足开齐“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前提下,多渠道、多形式普及学生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自2013年起开展红十字课程进校园活动。
据鄞州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该部门专门编印了分别针对小学生和中学生的《红十字运动知识与应急救护》,内容根据不同年龄段各有侧重。小学阶段重点普及安全应急与避险等知识,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初中阶段重点普及基本应急救护知识及技能,培养自救互救和自我保护能力。
“例如,小学生要学会识别心搏骤停,而中学生则要掌握心肺复苏;小学生要学会止血和简单包扎,中学生要掌握骨折固定,甚至搬运伤员。”目前,鄞州全区四、七年级学生每学期安排1节-2节应急救护专题课程,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下一步,鄞州区将继续推进健康鄞州行动、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积极做好青少年学生应急救护知识宣传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
明年各级各类学校学生
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率将达100%
多年来,我市上下多部门致力于为校园安全再添一道坚实的防线:
2013年,宁波市红十字会、宁波市教育局、宁波市卫生局联合发文,要求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进校园工作;
2017年,宁波市红十字会、宁波市教育局联合发文,要求在全市职业高级中学学生中开展全员红十字救护员培训;
2022年5月,我市发布《宁波市高水平推进应急救护工作实施方案》,方案指出将应急救护培训纳入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计划。到2025年,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率达100%……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市多所学校在救护普及培训方面颇具特色。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从2010年开设院前急救课程,如今已覆盖全校所有专业,至今已培养40000名红十字救护员;新城实验学校邀请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进校园为学生进行心肺复苏、包扎等应急培训;雅戈尔中学每年针对不同年级在夏令营中开设应急救护课程;兴宁中学举办“关爱生命、救在身边”AED暑期社会实践项目;鄞州中河实验小学开展分层、分类红十字救护知识培训……
目前,鄞州区、海曙区、镇海区等多地教育系统教职员红十字救护员培训覆盖率达100%。定期举办中小学生应急救护技能比赛,把急救知识“学过”转为“学会”,学以致用,终身受用。
3
“救命神器”AED
正在逐步覆盖
近日,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项目组联合宁波晚报,为盛徐荦颁发正能量特别奖的荣誉证书,并奖励5000元奖金。盛徐荦则决定把这笔5000元奖金捐给社区用于应急救护设备的添置。“如果小区里有一台AED,那可以让骤停的心脏更快恢复跳动。”盛徐荦说。
AED是什么?能发挥什么作用?普通公众应该如何使用?如果每个人都能清楚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一些身边的悲剧就能避免。
AED,全称自动体外除颤仪,是一种便携式、易于操作的心脏急救设备。面对突发心搏骤停患者,即使是非专业人员,只要经过相关培训,也能立即使用AED,给予患者电击除颤,帮助患者心肺复苏。因此,AED被称为“救命神器”。
近年来,鄞州区教育局联动区慈善总会、区红十字会,筹措资金,根据“救在身边·校园守护”专项行动计划,在全区93所中心级小学和初中学校大力推进AED配置,要求每校配备2台AED。目前已配置了186台AED。预期到2024年底,可实现全区中心级小学和初中学校配备2台AED要求的全覆盖目标。
其中盛徐荦所在的学校鄞州实验中学沧海路校区配备了3台AED,泰安路校区配备了2台AED。该校总务副主任、体育老师陈小飞介绍说:“根据要求,AED应该安放在人流量较大的位置。为此,我们在学校食堂和教学楼之间安放了一台,在体育馆安放了一台,在田径场路口和教学楼之间安放了一台,用于保障日常运动和活动安全。我们学校所有体育老师都要进行相关培训,学会使用AED。学校每年都会组织专业人员前来检查维护。”
记者 钟婷婷 陆麒雯
通讯员 章友 沈继光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