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落雨做重梅?

雨天,野花开放。 通讯员供图

6月21日,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

相比“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昼夜变化,大伙儿眼下更关心的是:淅淅沥沥的梅雨会下多大?要下多久?

夏至的雨下得“理所应当”

宁波有句民谚叫“夏至落雨做重梅,小暑落雨做三梅”,意思就是如果夏至这天下雨,那么就要有第二次黄梅;如果小暑那天还下雨,就会有第三次黄梅。

据市气象台6月20日预报,6月21日我市阴到多云,白天有阵雨或雷雨;接下来一直到6月26日,除了6月22日有短暂雨歇,其他时段我市均是阵雨或雷雨天气。

其实,夏至的雨下得“理所应当”。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中旬出现的持续阴雨的气候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梅雨。梅雨出现的时间,恰好是在芒种到夏至两个节气内,因此就有了“芒种夏至边,正是涨水天”的说法。

从天气实况来看,从6月18日开始,随着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逐步增强北抬,其西部边缘的西南暖湿气流向北延伸至江南北部至江淮地区,主雨带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带南北摆动。浙江省大部分地区刚好处于主雨带南缘,因此降水过程增多。

是否真的会“重梅”?

是否真的会像民谚说的“夏至落雨做重梅”?

其实,梅雨的“心思”还是挺难猜的。每年梅雨的长短、强弱等都存在很大差异,就像开盲盒一样,不到最后一刻,谁都不敢拍胸脯说今年的梅雨到底是下得“盆满钵满”的“暴力梅”,还是“敷衍了事”走个过场的“枯梅”甚至“空梅”。

至于在民谚中被描述得很可怕的“重梅”“三梅”,大致指的是“二度梅”或者“倒黄梅”,通常要等到首个梅雨期结束后,再次出现持续多雨天气;或者在进入盛夏后,重新出现闷热潮湿且持续的多雨期。

换句话说,大家还是关注好眼下的天气变化,尤其是接下来的时段,多过程性降水,要及时关注气象部门最新的预报预警信息,加强防范山洪、滑坡、城乡积涝等灾害。

接下来的6月22日到6月23日,恰逢中考。不知道是不是为了给考生“加油助威”,我市的最高气温直线飙升,预计可达34℃-35℃,或许还将“喜提”今年夏天第一个真正的高温日。

高湿又高温,这才是梅雨真正的“杀手锏”。考生和家长,除了要防范午后阵雨或雷雨可能给出行带来的不便,还要多关注气温直线飙升给体感带来的不适,做好防暑降温举措。

多知道点儿

梅雨季的潮湿、发霉、闷热是许多市民的烦恼。明明气温与夏季三伏天高温还有较大差距,但人体感觉却异常闷热。这其中的原因,据相关气象专家解释,主要是因为梅雨季的相对湿度较大。虽然气温不高,但空气湿度大,导致人体感受到的温度明显上升。

记者 石承承 王晓峰

通讯员 徐莹莹

2024-06-21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159412.html 1 3 夏至落雨做重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