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广阔
近年来,网红卖课市场野蛮生长,从业者资质良莠不齐、课程普遍同质化,网红根据自身“咖位”对课程随意定价、消费者退费维权难等问题屡见不鲜,亟须建立行业标准和消费权益保障机制。
6月19日《工人日报》
“10节课编程入门速成”“5分钟掌握写作技巧”“7节课学会理财”……各大平台上,以快速入门、迅速见效为卖点的课程随处可见。而很多网友要么是为了多掌握一种技能,然后谋求变现,要么则是为了学习一些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于是纷纷掏钱买课、付费学习。
但是等你真正交了学费买了课以后才发现,这些售卖知识付费的博主,其提供的知识含金量太低,水分太大,而且还套路满满。比如你花几百元买的只是最初级的课程,要想学习到真正有用的东西,还要花更多钱购买更高阶的课程才行,等你咬咬牙买了更高阶的课程,会发现还有“顶级课程”“终极课程”等着你掏钱。
最后的结果就是,真正的知识和技能没学到,几千几万元的学费一分钱没少花。一些人发现自己可能被忽悠欺骗了,要想找对方维权退款的时候,就会遭遇对方的百般推诿,直到被彻底拉黑联系方式为止。付费只需轻轻一点,维权却是投诉无门、退费困难。
知识付费没有原罪,但是对于网络上层出不穷的付费课程,还是要慎之又慎,避免一不小心就被人割了“韭菜”。但是我们也知道,中国的网友数量以亿来计,仅靠网友的自我防范,效果往往难如人意,所以对于当前鱼龙混杂、乱象频仍的知识付费,还是需要从法律、制度、平台规则入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由于知识付费产品是无形内容,无法为用户提供标准化、具象化的统一评价标准,而公众对课程价值的评判因人而异,个人体验、喜好等因素都会影响对产品的甄别,课程是否真的“注水”,往往都是见仁见智。因此,这类知识服务类纠纷往往存在法律法规模糊地带,维权存在一定难度。
为此,国家有关方面,需要围绕知识付费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然后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引导下逐步设置从业门槛,并加快建立起行业标准,打造完整的知识付费消费权益保障机制。短视频平台需承担起更大的监管责任,要对商家的知识付费产品严格审核,打通举报投诉渠道,确保知识付费产品政治正确、内容真实、版权合法、监管有力。
除此之外,国家有关方面和平台方,还可以参考传统商品,建立知识付费型消费评价机制,并建立相应的投诉受理调处机制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