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萍“跨界逆袭”给普通人的启示

戴先任

近日,17岁的中专女生姜萍,服装设计专业,闯入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决赛。17岁的中专女生,学的是服装设计,居然入围了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决赛,还以93分的好成绩,排名高居第12位。6月15日《钱江晚报》

给姜萍贴上“天才少女”的标签,再恰当不过。中专生“逆袭”,闯进全球数学竞赛决赛,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姜萍的“逆袭”故事堪称传奇。

姜萍是服装设计专业,在做好本业的同时,能够沉下心钻研数学,并取得相当高的造诣,“逆袭”成为“天才少女”,这样的故事对普通人来说,似乎太过遥远,故事确实很励志,但却很难复制,要不逆袭的“天才少女”为何只有姜萍一人?

实际上,姜萍的故事,对无数普通人来说也不无启发意义。数学需要兴趣与天赋,对普通人来说,可能付出再大努力也难以成为“数学天才”,但姜萍的故事告诉众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算成不了“天才”,通过持之以恒、努力学习,也能够成为最好的自己。

现实中,一些人总是喜欢抱怨环境,为“躺平”甚至“摆烂”找借口。是金子总会发光,环境影响人,但人也可以改变环境,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姜萍以中专生身份闯入全球数学竞赛决赛,就算有“天赋”加持,但更多是自身努力的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姜萍能够在全球数学竞赛决赛上崭露头角,也在于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不设门槛、不问身份,给了像姜萍这样学历不够“抢眼”的人才以展示机会。“不以学历论英雄”“不拘一格用人才”,不仅是在数学竞赛这类舞台上,在其他的舞台,比如就业市场等,同样应该如此,这样才能避免埋没人才、“天才”,更好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而相较于姜萍的“跨界逆袭”,中专生、职校生学有所长,成为专业领域的“世界冠军”等,同样值得喝彩。但舆论对职校生逆袭成为学术领域的“精英”夸奖不已,对一些职校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成为“状元”,却殊少掌声,背后可能仍然隐藏着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比如此前有职校生通过“刮腻子”“拧螺丝”成为世界技能大赛舞台上的冠军,就没能受到舆论如此大的关注。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转变观念,重视职业教育,当有更多职校生从“没前途”变成专业领域的“世界冠军”,成为受人尊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当姜萍这样的“跨界逆袭”,和职校生“本业逆袭”能够相得益彰、不断涌现,才能更好地体现社会活力,“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的美好愿景才能成为现实图景。

2024-06-17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158601.html 1 3 姜萍“跨界逆袭”给普通人的启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