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5月23日至25日,东海之滨的宁波,迎来一群远道而来的“新朋友”——30余位来自中东欧国家的媒体记者。
在宁波,他们不仅参加了中国—中东欧国家联合商会第八次会议、2024年“嗨购中东欧”消费促进月等重磅活动,还体验了一把中国非遗文化项目,“打卡”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宁波博物馆等地标。
在他们的镜头里,记录着怎样的一座宁波城?这场宁波“三日游”,是否让他们对中国有了新的理解?来听听他们的心声……
1
在宁波,看见现代中国
此番来宁波前,一部分中东欧媒体团的成员,已对这座城市有了初始印象——
“宁波正引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三江夜游的美景令人难忘,汤圆也很美味。”匈牙利《新闻报》记者布莱姆·纳吉·马尔东回忆去年来宁波的体验。
“宁波古老而现代,既有亚洲最早的私人藏书楼天一阁,又有连接着中国与世界的宁波舟山港。”黑山国家广播电视台记者、编辑、主持人安德雷阿·塞库拉拉茨向大家介绍她眼中的宁波。
而这次宁波行,他们的足迹遍布宁波的港口、高校、图书馆、博物馆、大剧院、会展中心等城市的角角落落,也让他们对这座城市有了新的“全息感知”——
在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保加利亚国家电视台记者蒂霍米尔·伊格纳托夫度过了难忘的一天,用他的话形容,就是“Amazing(令人震撼)”。他看到,这里的大学生洋溢着笑容,在镜头前为中东欧商品直播带货。同学们高喊“Welcome to China(欢迎来中国)”,热情地和他合影留念。
“我从中观察到,宁波是一座商贸文化发达的城市。这里的年轻人充满朝气,从学生时代就重视锻炼市场营销能力。而中国的电商发展,确实走在世界前列。”蒂霍米尔·伊格纳托夫说,他从这群中国年轻人的笑容中,看到一股巨大的力量,而这股力量,将为中国带来美好的未来。
他还告诉记者,回保加利亚后,他将推出主题为“Modern China Today(今日现代中国)”的电视新闻报道。宁波高校学生的笑容、宁波国际会展中心琳琅满目的商品、宁波舟山港港区穿行的集卡车……都是他眼中现代中国的“切面”。
捷克GNEWS·CZ新闻网创始人裴丽莎是本次中东欧媒体团中,唯一一位能用中文与记者对话的成员。裴丽莎在大学期间学过汉语,立志要向捷克读者客观真实地报道中国。在宁波,她看到中国制造“硬核”的一面,用镜头拍下这一个个瞬间。
“我关注中国的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之前已经去过比亚迪数字化车间,惊叹于中国智能工厂的迅速发展。这次在浙纺服院,我们参观了数字化未来工厂,看到智能悬吊系统架起‘空中走廊’,大屏幕上跳动着生产数据,在宁波见证中国智造的实力。”裴丽莎说。
2
如何向世界推广宁波?
他们笔端和镜头里的“宁波故事”,将成为中东欧国家了解宁波、了解中国的载体——
马图什·普列霍是斯洛伐克“世界与时代”网络电视台的摄影记者,热衷于用镜头捕捉生活瞬间。5月23日,他在宁波拍下的中国—中东欧国家联合商会第八次会议照片,已出现在当日的斯洛伐克媒体报道中。
这篇报道在宁波寻找斯洛伐克元素,如“中东欧十大消费者最喜爱消费品”评选中,就有斯洛伐克的马蒂莎葡萄汁入围;也提到这场在宁波举行的会议,“象征着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牢固而不断发展的伙伴关系”。
莫妮卡·克拉夫奇克来自波兰,是“莫妮卡旅行记”自由制片人。热爱生活的她还是一名旅游博主,在Facebook、Instagram等平台拥有上万粉丝。刚来宁波,她就迫不及待地在社交媒体发布重磅会议、非遗工艺品、“宁波之夜”音乐会等活动照片。
“对欧洲观众来说,中国的旅行类视频越来越受欢迎,能让他们看到异域风情。他们能从飞驰的高铁中看到‘中国速度’,也喜欢中国的丝绸制品等传统工艺品。我们在宁波拍下的照片和视频,也能加深海外观众对中国的理解。”莫妮卡说。
除了一篇篇报道和一条条社交媒体内容,这些来到宁波的中东欧媒体人,就“如何向世界推广宁波”给出不少建议。
“提到中国,欧洲人可能更熟悉北京、上海,对宁波了解不多。宁波可以邀请更多外国人来旅游参观,尤其是邀请媒体人和网络达人,因为他们创作的作品有广泛的传播力。”莫妮卡认为,此次媒体团参观活动的形式就非常好,能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架起沟通桥梁。
“近年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经贸合作日益紧密,而文化交流仍需继续增进。宁波可以举办中东欧电影节、美食节、旅游节,再发挥和匈牙利布达佩斯开通直航的优势,告诉更多一提到亚洲度假就想到泰国的欧洲人,还可以选择宁波、选择中国。”匈牙利《新闻报》记者布莱姆建议道。
布莱姆相信,文化是双边交流的纽带。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名作《自由与爱情》,正是由宁波籍翻译家殷夫译成中文,进而在中国家喻户晓。“优秀的翻译作品,能促成跨越时空和国别的对话。我们也期待越来越多类似的故事,促进国与国之间的跨文化传播。”布莱姆说。
记者 严瑾 通讯员 郑林/文
记者 严瑾/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