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收稻麦一样 收秸秆!

宁波“变草为宝”有绝招

青贮收割机割麦草。

打捆好的秸秆。

为使农田秸秆不再污染环境,更好地变废为宝,宁波不断高质量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目前,各地已呈现出多样化的“秸秆离田模式”。

近日,记者跟随宁波市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中心专家,走进田间地头深入了解。

“收草神器”收割粉碎一步到位

5月20日,慈溪市现代农业园区浙江钱塘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基地,作为杭州湾南岸滩涂围垦地,经过多年土地改良已实现小麦丰产,眼下进入收割时间。

在广袤的田间,小麦收割后马上就进行了秸秆收储。田里秸秆打捆机、搂草机、运输机等不停地来回作业。一捆捆打包好的秸秆被专用车辆运到电厂或收储中心。

在该农场,有一辆特别的秸秆收割机令人眼前一亮。只见它行驶在田里,将秸秆吸入车厢当即粉碎后,直接将碎秸秆通过管道输送到货车上。

“这个设备叫青贮收割机,本来是用在收割玉米上的,现在用来收割秸秆也不错。”现代农业园区正大农业公司相关负责人房锦超介绍,不同于打捆机,它不需要打包,而是直接将秸秆打碎,省去了将秸秆打包再加工的程序,有它特有的优势。

据介绍,青贮收割机是前些年引进的,此前用于玉米收割。今年开始,在小麦水稻秸秆回收上进行试验,目前已经有了初步成效。“现在主要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问题,因为该机器收割成本比较高,而且它对田地的平整度有较高要求,所以需要进一步磨合。”房锦超说,希望这一设备在不断试验和改进后能够得以推广。

“现在一天可以打捆收储2000亩小麦秸秆。”负责慈溪观海卫秸秆收储的宁波禾和农业公司负责人林卿说,“我们投入了大量机械设备,现在能覆盖5个乡镇的秸秆收储,去年收储面积达1.3万亩,今年可达5万亩。”

将秸秆加工成燃料用于发电

宁波各地因地制宜,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在鄞州姜山镇瑞祥粮机专业合作社农场里,记者看到,这里的小麦已收割完,大家正忙着将秸秆打捆回收。

田地里,打捆车所过之处,原本半米高的小麦茬子,已成贴地“平头”。秸秆变成了一捆捆正方形的大草包,堆成了小山,由货车将其运到秸秆收储中心。

“秸秆如果全部粉碎还田,会增加病虫害,影响下茬作物生长。”该农场负责人卢小艇说,从去年开始,政府增加了秸秆离田政策支持力度,不仅建立秸秆标准化收储中心,解决了秸秆去向问题,而且在前几年水稻秸秆进行回收的基础上,今年开始对小麦秸秆进行回收补贴。

“现在小麦秸秆离田补贴每亩50元,水稻每亩70元。”卢小艇说,这极大增强了农户秸秆回收的积极性,20%水分的打包秸秆卖给收储中心的价格达120元一吨。为了推进这项工作,他已经引进了7台打捆机,下半年还要增加五六台,以满足农户秸秆回收需求。

瑞祥粮机专业合作社的农场秸秆是运到市农作物秸秆标准化收储中心鄞州姜山收储点。在该收储中心,记者看到起重机忙着搬运秸秆包,加工设备机声隆隆。

“我们与电厂合作,把这些秸秆加工成生物质燃料,用于发电。”该收储中心负责人张建江介绍,该中心投资了1000万元,现在一天的加工秸秆生物质燃料能力可达200吨以上。

张建江说,秸秆能够变成不错的燃料,因此电厂也比较喜欢与收储中心合作“变草为宝”。

全市今年力争秸秆离田超20万吨

宁波市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宁波不断加强秸秆离田收储运体系建设,为秸秆生态产业化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目前全市收储中心的布局已经初具规模,收储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全市现已培育秸秆打捆离田队伍56支、打捆收储服务组织20支。秸秆收储中心已建成16个、在建7个,今年全市秸秆收储中心将达23个,全市已有打捆机156台。我市慈溪、奉化、宁海分别已形成围绕秸秆生产饲料化、秸秆雷笋覆盖基质化、秸秆生产肥料化的经纪人队伍。

“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持续提升秸秆离田处理能力和成效。”宁波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全市力争离田收储秸秆总量20万吨以上,推广一批农业秸秆离田利用的优秀成果,促进生态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记者 陈善君

通讯员 张硕 文/摄

2024-05-23 宁波“变草为宝”有绝招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154265.html 1 3 像收稻麦一样 收秸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