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看尽河姆渡!

这场国博特展移师宁波

田螺山遗址出土的独木舟模型。

1973年,河姆渡文化在姚江之滨横空出世。丰富的稻作农业遗存改变了过往“中原地区一元论”的认知,实证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半个世纪过去,河姆渡文化发现的意义并未消减。它所带来的文明“史观”的改变,培育、锻炼新中国考古人才的深远意义,正被越来越多地提及。

2023年11月,为纪念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以“远古江南·海陆山河”为名的一场特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河姆渡文化相关文物前所未有地汇集到一起,向世人展示浙东远古文明的华彩。

昨天,这场展览移师宁波博物院(宁波博物馆院区)。324件(套)文物,涵盖丰富的稻作遗存、成熟的干栏式木构建筑遗迹、独特的夹炭陶器和精美的手工艺品,将河姆渡、田螺山、塔山、井头山等遗址出土的陶器、石器、骨器、贝器、木器、编织物等各种文物类型汇聚一堂,让观众“一展看尽河姆渡”。

1

还原“远古江南”的生活图景

此次展览分为“古渡新声”“潮起东南”“探海溯源”三大部分。故事从1973年河姆渡遗址考古发现的历程讲起,继而深入7000年前河姆渡先民衣、食、住、行、思的方方面面,最后延展到近年井头山遗址考古最新成果的展示。

展品包含河姆渡文化标志性的文物遗存,如炭化稻谷、鸟形象牙匕、龟形陶盉、鹰形陶豆、木鸟形器、独木舟模型等,其中猪纹陶钵和双鸟朝阳蝶形器为复制品。

从展品中可以看出鲜明的“日”“鸟”崇拜特征。鸟形象牙匕上的刻划花纹抽象工巧;木鸟形器略显稚态;新近获评一级文物的宁波博物院藏鹰形陶豆,鹰首昂立,鹰眼圆睁,两侧翅膀半展,颈部、翅膀和尾部都阴刻细长的羽毛纹,造型生动。

先民“饭稻羹鱼”的生活则通过炭化稻谷、炭化米粒以及层层堆积的稻谷壳来体现。以骨耜为代表的大量农具,包括骨镰、木杵、点种棒等,反映了当时先进的水稻种植水平;木桨、舟形器等与水相关的器物,折射出村落水网纵横、舟楫往来的生态面貌。

陶器,在展览中体量最大。河姆渡文化时期的陶器独具特色,如夹炭黑陶,陶胎中布满大量炭的晶粒,从外观到制作工艺都独树一帜;其涵盖丰富的器型,敛口釜、敞口釜、陶鼎、陶甑、陶豆、鸟形盉,以及陶灶和釜、甑的组合,让人惊叹先民的生活智慧。

河姆渡最典型的干栏式建筑也被复原到了展厅。不同种类的木构件,梁、柱、板、桩,经石斧砍劈,以企口和榫卯接合,让人看清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源流。

2

展示“海陆山河”的地理变迁

此次展览的另一特色在于,“跳出时空”来看河姆渡。

河姆渡的概念是变化发展的。50年的考古实践,20余处河姆渡文化类型遗址陆续被发现,慈湖遗址、名山后遗址、塔山遗址、鲻山遗址、傅家山遗址、田螺山遗址、下王渡遗址等,共同组成灿烂的“河姆渡文化群”。

田螺山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河姆渡文化中最完整的聚落遗址;施岙遗址,发现了世界上面积最大、年代最早、证据最充分的古稻田;井头山遗址的发现,则为河姆渡文化的海洋性起源提供了实证。这些遗址中发现的实物,也有机融入展览脉络中。

展览的第三单元“探海溯源”重点展示井头山遗址出土遗存。宁波人爱吃的泥蚶、蛏子等海产品赫然在列;贝壳、鱼骨、龟甲等丰富的海洋文化遗存,是先民开发海洋资源的直接证据;一件8000年前的木桨,是目前已知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件用于近岸航海的船桨。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室主任,田螺山、井头山遗址考古领队孙国平在展厅接受采访时表示,河姆渡是中国乃至世界稻作文明的摇篮,它为重建中国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历史打开了清晰的窗口,是连接浙江万年文化史与五千年文明史的关键。

“这次展览是河姆渡文化在公众面前、在家乡人民面前一次完整的亮相,也把‘河姆渡’带上新的发展征程。”孙国平说。

宁波博物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展览不仅是对河姆渡考古工作的梳理与总结,更是在讲述中国一代代考古人的精神传承、中国考古事业的发展壮大。以50年为节点,名为“河姆渡”的启明星,也将继续在中华文明的满天星斗中,熠熠生辉。记者 顾嘉懿 通讯员 项聪颖

2024-05-01 这场国博特展移师宁波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150395.html 1 3 一眼看尽河姆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