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鹏
去年夏天,得知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梁晓声老师出版了新作《父父子子》,而且正在哈尔滨筹拍同名电视剧,立即就下单购买了该作品。拿到这本45万字的恢弘巨著后,经过几遍的阅读,积累的情感终于凝结起来,下笔成文,写下一些感想,以此向作者和作品表达敬意。
父父子子,继往开来——是小说最后孙继承口中说出的话,也是整部作品的点睛之笔,所以取作本文的题目。其实,作品核心精髓应该是另外四个字:家国情怀!
故事起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终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跨越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悲欢离合,展示出一幅宏大的时代画卷。主人公们跨越时空距离,在哈尔滨和纽约两个相隔万里的城市,共同见证历史,书写历史,创造历史,演绎出一曲曲父子传承、爱国奉献的时代赞歌。
1935年,年轻的富家公子高鹏举在哈尔滨的苏联医院见证了自己的朋友,被称为“萨克斯圣手”的犹太人圣彼埃尔之死。那奄奄一息的生命之火,被突然出现的日寇活生生扑灭。故事由此而展开。
高鹏举父辈机缘巧合,早年投靠东北军张作霖部。但高鹏举兄弟俩,与父辈不同,命运殊途。弟弟在哈尔滨经商,成为当地首富;哥哥南下参加革命军北伐,随叶挺独立团一路北上,在汀泗桥一役中牺牲。在临终之前,哥哥委托两位得力部下、共产党员孙尚义、赵永亮赶赴哈尔滨,陪伴和保护身为富商的弟弟,担当“孟良、焦赞”角色,引导弟弟一家走上爱国抗日之路。
高鹏举在赴美留学期间,与纽约唐人街赵家长女赵淑兰相识并结婚,1930年儿子高坤出生。
纽约赵氏本为福建漳州中医世家,悬壶济世,皆有佳誉。1866年,一批闽地赵氏子弟越洋跨海,成为第一代移民美国的华人劳工。
鹏举归国,亲见日寇横行,家国破碎,夜幕下的哈尔滨充满屈辱和迷茫。当日寇残忍杀害忠实的朋友孙尚义后,他的革命之火被彻底点燃,以表面拥护“伪满”、全面配合“皇军”的商人身份迷惑敌人,孤身杀汉奸,暗中支持抗联,积极开展地下抗日救亡运动,成为中国共产党可靠忠实的朋友。
而身在大洋彼岸的赵淑兰一家,也在密切关注时局发展,思考着中国的未来和华人的前途命运。赵家客厅中悬挂三幅照片:孙中山、蒋中正、蔡元培,直到抗战前期,赵家依旧坚信国民党、蒋介石会带领中国驱除鞑虏、走出苦难,这是他们最初的信仰。
然而,信仰的崩塌,总是始于眼前事实。
赵家通过抗战的进展发现,国民党并非是能够改变中国的那个政党,在绝望中撤下客厅照片,代表着信仰的转变。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赵家四公子世杰报名参加飞虎队,来到中国参与抗战。1944年不幸被俘,日寇严刑拷打也未屈服,被活生生蒸烤而壮烈牺牲。这更加激起赵家对蒋介石的失望之情和对日寇的痛恨之意,以至于赵父留下遗言嘱咐后人“五代以内不允许族人与日本人通婚”,那是家之恨、国之恨、民族之恨。
抗战结束后,鹏举一家团聚。然而国共和谈未果,内战烽烟将起。松花江畔,哈尔滨成为第一座解放的大城市。作为爱国富商,鹏举上交全部财产,更是帮助政府执行清理城市资产的任务,受到严密保护。
然而不幸的是,1947年,鹏举于松花江边,在儿子高坤的目击下,被国民党潜伏特务暗杀,结束了传奇的一生。
高坤投身军旅,参加了辽沈战役,最终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建国后,高坤被派到苏联留学,学习农业技术。回国后,在“北大荒”奉献青春,成为推动中国农业发展的开拓者。
与此同时,孙尚义之子孙明远经历战争洗礼后,带领全师官兵扎根“北大荒”,成为中国第一代“垦荒人”。
故事最后,高坤之子高山、孙明远之子孙继承等第三代青年,选择海军、空军和陆军作为个人奋斗的起点,为新中国国防科技奋斗终身。
小说既有时间纵轴跨越,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到新中国建设,还有空间跨越,在哈尔滨和纽约之间穿插跳跃,出场人物众多,情节安排紧凑,画面感强烈,引人共鸣,发人深省。
艺术,信仰,家国,奋斗,是小说的主题词。
哈尔滨素有“东方莫斯科”之美誉,即使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已是霓虹闪烁、豪车林立、纸醉金迷的繁华景象。很难想象,那时的哈尔滨,咖啡厅、酒吧、面包房、歌舞厅应有尽有,马迭尔宾馆、秋林公司等著名地标伫立百年。还有诸多欧式教堂,黄发蓝眼白皮肤的外国人成群结队,让哈尔滨成为当时中国为数不多的国际大都市。
哈尔滨是我熟悉的城市,曾经在那里度过七年的求学时光。但惭愧的是,对于哈尔滨的历史却从没研究和学习过。它是一座具有国际范儿的都市,斯大林公园、索菲亚教堂和果戈里大街等,都带有鲜明的国际特征。它还是一座英雄的城市,白雪皑皑,红旗猎猎,东北义勇军和抗联战士前赴后继,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让这里成为革命热土。作者以写实的画面和赵淑兰的视角,展现出抗战胜利后到建国前哈尔滨的涅槃嬗变,这座城市成为“三下江南”、解放全中国的后方基地、进攻号角和新中国制度设计的试验田,“共和国长子”的称谓名副其实。
萨克斯是小说的另一条主线。
从圣彼埃尔的萨克斯,到高鹏举和高坤父子的萨克斯,再到赵世杰和百老汇黑人老马丁的萨克斯,贯穿故事始终。为什么是萨克斯?作者选择这种典型的西洋乐器做主角,是告诉读者,能够演奏和驾驭它的人,对音乐是多么的热爱,演奏技巧是多么的高超,看待生活是多么的超然。“高坤吹响了萨克斯——其音低起,其调悠绵,渐至激昂、热烈,令人热血沸腾”。萨克斯是一种艺术符号,也是主人公们性格命运的代名词,预示着隐忍、抗争、激情、豪迈、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是人物的另一个化身。
爱情和亲情也是作者重点描述的内容。高鹏举和赵淑兰的越洋之恋、高坤和冯晓岚的悲悯之恋、孙明远和赵秀琴的世交之恋、沈若然和陆萧儿的革命之恋,或浪漫,或悲凉,或淡然,或浓烈,是爱情的不同形式。孙赵两家两代人对高家父子的情谊,赵父赵母对儿女们的呵护,四个兄弟姐妹间的情谊,沈若然与高鹏举特殊的亲情,都渗透在言谈举止之间,成为最为令人羡慕的永恒。
而纽约赵氏对家国和信仰的思考,又是千万华人华侨的一个缩影。
他们认真地谈论个人和国家民族的关系。除了为数不多来自远亲的书信,赵家似乎已经断了和中国的联系,所以应该叫“祖国”还是叫“母国”,引发了一次深刻的辩论。
“思故乡以想象兮,长太息而掩泣”,我们可以想象那些移民在外、备受排挤和歧视的华人,对曾经的祖国该有多么的思念。
“谁言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同宗同源,血管里流着相同的血,当国家和民族遭受危亡时刻,无论身在何处,中华儿女都会发出同样的感慨和呐喊。
赵世杰虽然代表美军参战,但也是为民族和正义而战,和姐夫高鹏举在两个战场,一南一北,履行同样的使命,都是中华儿女的优秀代表。
高鹏举和孙尚义、高坤和孙明远、高山和孙继承三代父子,在各自的年代,在各自的战场,始终心怀家国,一腔热忱,把个人前途命运跟国家发展牢牢绑定,完成各自的责任担当,父父子子,继往开来,把故事推向最高潮。
掩卷沉思,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在父辈艰苦创业的基础上,我们更要珍惜当下,锐意进取,走好这代人的“长征路”。
期待同名影视剧早日问世,期待小说中那些鲜活的人物和异国风情能够搬上银幕,让更多观众一同感受那荡气回肠的风云年代和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