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元鹏
检查15家生产企业、389家销售门店以及47家维修门店,立案4起;查处电动自行车非法加改装、拼装违法行为367起;集体约谈21家经销商、涉及18个品牌;41个品牌型号电动自行车“带牌销售”业务被暂停……宁波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车管所共同打击“电动自行车改装”绝不手软。
4月10日《宁波日报》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在城市交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部分车主对电动自行车的改装行为,导致交通事故频发,给出行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因此,宁波多部门采取措施,打击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拼装违法行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和市民生命安全。
在笔者看来,对电动自行车改装的手软就是对生命漠视。因此,对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维修等环节进行全面检查,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是确保交通出行安全的底线,也是确保健康发展的必须。约谈经销商、暂停品牌型号“带牌销售”,加强对经销商和品牌的监管力度,通过这些必要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遏制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拼装行为的发生。
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电动自行车改装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一个涉及道德、法律和安全等多方面的问题。需要将电动自行车改装行为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更加细化,只有法律的惩处做到“罚到他心痛”,才能真正具有威慑力。
当然,我们还有必要找到电动自行车改装的根源。可以说,电动自行车改装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的事情。无论是经销商还是维修店,他们之所以参与电动自行车改装,就在于一部分消费者对电动自行车的改装有诉求,这才导致了电动自行车改装现象的频频发生。从这个角度而言,每一辆改装电动自行车的背后,都有一个“有问题的消费者”。
改装电动自行车是交通出行隐患的根源之一,对于这样的问题,消费者不会不知道,不会不明白。可是,偏偏有人为了“快一点”而心存侥幸,丢失了安全的底线。说白了,就是拿自己的生命当儿戏。因此,有关部门还需要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市民对电动自行车改装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治理非法改装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合作和努力,才能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交通环境。商家“不敢改”,市民“不敢骑”,才是治理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