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婆,我现在要夹一下您的手指,测心率啦。”
“阿婆,我们开始换导尿管了,可能会有点痛,痛了您告诉我。”
……
4月3日一早,95后护师罗镔喜轻声细语地对93岁的失能老人胡琴花说。
4月1日,宁波长护保险待遇迎来升级,10项医疗护理加入服务项目。每个月有更换导尿管需求的胡琴花,成为全市首位接受长护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的参保人。
三兄妹每月骑三轮车送母亲上医院
换一次导尿管一家人“掉一层皮”
4月3日上午,罗镔喜为卧病在床的胡琴花进行了测量生命体征、测餐后2小时血糖、更换导尿管等服务。前前后后,耗时1个小时。
“太好了,老娘再也不用每个月去医院‘报到’了!”看着护师为老人忙前忙后,老人的三个子女深深地舒了一口气,不住地向护理人员道谢。
都说每个失能人员的家庭背后都有一把辛酸泪,胡琴花家也不例外。
胡琴花88岁那年,因意外导致大腿骨骨折,考虑到老人高龄,家属深思熟虑后决定保守治疗,将其接回家休养。老人虽然意识清醒,但四肢活动受限,常年卧床,髂前处压疮一期,留置导尿管。根据长期护理保险相关规定,她每个月可享受25小时的长护保险居家护理服务。长护险护理员柯秋梅定期上门,为老人提供擦身、剪指甲、按摩等服务,给3个子女减轻了很大压力。但每个月为老人上医院换导尿管这件事,还是把兄妹3人难倒了。
每月月初的一天,慈溪街头总会上演这样一幕:加起来205岁的三兄妹,一个骑着三轮板车,一个扶着坐在三轮车躺椅里的老母亲,另一个夏天打伞冬天摁被子,一起护送老人上医院换导尿管。“去一次几乎‘掉一层皮’。一个月得换一次导尿管,至少出动3个人,来回一趟最少2小时。”老人71岁的长子朱长森说。长护居家医疗护理服务对他们一家人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10项医疗护理列入长护保险服务项目
如何申请?由谁提供服务?
记者从宁波市医保局了解到,考虑到宁波享受长护保险待遇的居家重度失能人员,因长期卧床及自身疾病而普遍存在的医疗护理需求,本次宁波长护保险待遇,将灌肠、导尿(女性)、膀胱冲洗、造口护理、留置尿管护理、吸痰、雾化吸入、伤口换药、血糖监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维护等10项失能人员经常需要的医疗护理服务,列入长护保险服务项目。
以往,重度失能人员的居家护理服务由定点护理服务机构的专业护理员提供,那么“升级”的医疗护理服务由谁提供?
慈溪市医保局待遇保障科科长胡双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医保部门要求,只有获得医疗服务资质的长护居家服务点,才能提供医疗护理服务,同时还要求开展医疗护理服务的人员具备5年以上从业经验,并取得护师资格。当天为胡琴花老人服务的护师罗镔喜,来自全市首家获得医疗服务资质的长护居家服务点福寿康慈溪服务点,有7年医疗护理从业经验,并已考取护师职称。
受长护保险待遇的居家重度失能人员申请医疗护理服务,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护师罗镔喜介绍了相应的评估流程:“以胡奶奶为例,我们前期已经到老人家里检查了她的身体状况和居住环境,因为医疗护理的特殊性,光线和居住环境的通风情况也是评估的重要环节。只有评估达标了,我们才能进行医疗护理服务。”
记者留意到,本次升级还对长护保险居家护理服务的时长和频次作出规范。
“为改变长期居家护理服务中出现的护理员‘凑时长’‘磨洋工’‘减频次’等现象,长护保险迭代升级后将推行居家护理‘一小时服务制’,每次上门服务时长原则上为1小时。但遇到路程偏远或者失能人员单次服务项目较多的情况,经医保部门备案后,服务时长最多可延至2小时。”市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处副处长严晶表示,规范服务时长的背后,是对服务质量的把控和失能家庭的关怀,“压缩单次时长,提高总体频率,我们希望能通过该形式,让失能家庭都能‘喘口气’,失能人员也能得到更好的照护。”记者 庞锦燕
通讯员 孙雁冰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