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睿清 通讯员 石诗雯
冷空气来袭,不少市民家中的取暖神器又将登场。但你可知,若稍有不慎,“神器”也能变“凶器”?
取暖设备为何“发火”?消防救援人员表示,长时间烘烤造成的温度积蓄是原因之一。以“小太阳”电暖器为例,根据此前实验得知,其启动后表面温度可超500℃,而纸张、衣物的燃点仅为130℃至200℃。若将纸张放于其表面,只需几秒便可见到明火。将湿毛巾搭在上面,仅20秒便冒出白烟,8分钟毛巾被烤焦,16分钟后毛巾表面出现破洞。
消防救援人员提醒,空气清新剂、花露水等易燃易爆物品要远离电暖器摆放。
电气故障也是造成取暖设备起火的一大原因。记者了解到,电暖器、浴霸等设备属于大功率电器,若同时接在一个插线板上,容易导致电流过载,进而引发火灾。此外,不当操作也会引发火灾,以电热毯为例,若折叠使用,容易导致内部电线损坏,造成短路并最终起火。
使用取暖设备时,应选择带地线的三孔插座,最好使用有过流保护装置的插排。
低温烫伤也是冬季取暖中的常见问题。“人体长时间接触41℃至45℃的低热物品可引发慢性烫伤,而暖宝宝表面温度最高超过50℃,热水袋表面最高温度可达45℃。”消防救援人员提醒,使用暖宝宝时,应隔一层衣物,使用时间不宜过长,更要避免长时间与同一部位接触;使用热水袋时应提前套上保护套,装水至70%左右,水温不宜过热,最好每隔30分钟换个位置;暖手宝尽量选择电热丝加热式,切勿边充电边使用,以免爆炸,使用时不要长时间抱着,避免烫伤皮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