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沈孙晖 通讯员 张超梁
又到蟹肥膏腴时。昨天清晨,苏州阳澄湖畔,四川籍蟹农陈师傅麻利地将一只只张牙舞爪的大闸蟹捆好,装进冷链三轮车上的石墨烯单元化冷链箱。快递小哥随即骑着冷链三轮车,载着这批“鲜货”驶向城市。
“大闸蟹坐上冷链三轮‘巴士’,保活保鲜,巴适!”陈师傅笑得合不拢嘴。
这款冷链三轮车,“来头”不小——
它由京东、顺丰等物流企业,联手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孵化企业“烯冷新能源”创新打造,专门用于打通冷链运输的“最初一公里”,让一只只大闸蟹鲜活“爬”上国内各地食客的餐桌。
“大闸蟹很娇气,运输的适宜温度区间为2℃至8℃,且需全程处于恒温环境,否则会导致蟹死亡或品质下降。”烯冷新能源总经理李坡指了指三轮车上的石墨烯单元化冷链箱,揭秘道,“它用上了变频技术和石墨烯增强换热技术等,能快速制冷、恒温运行,还支持个性化定制。”
今年以来,已有数百辆这样的冷链三轮车,从烯冷新能源生产车间“跑”向全国。青岛梭子蟹、盘锦河蟹、三门青蟹……这些冷链三轮“巴士”不仅运送各类鲜蟹,还护航甘肃枸杞、无锡水蜜桃、烟台樱桃等优质农产品的“鲜”行之路,实实在在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冷链三轮车在全国各地撒欢跑的同时,它的“升级版”——冷链无人车,也即将上路。
从今年一季度开始,烯冷新能源便与国内领先的滑板底盘和自动驾驶方案提供商——尚元智行合作,运用石墨烯单元化冷链箱等创新优势,共同打造冷链无人车,发力智能物流。
冷链无人车搭载了烯冷新能源自研的智能温控系统,温度波动范围极小。同时,无人车内置温湿度传感器和联网模块,运输全程的温度、湿度等数据,可实时上传云端。
“物流企业负责人、市民,打开手机或电脑,就能随时查看箱体开关门、箱内货物状态等,实现冷链全程透明化。”李坡说。
据悉,冷链无人车能24小时配送,特别适合夜间的站点补货、短途转运。“无人车搭载的石墨烯单元化冷链箱更大,箱体有3立方米,可运送更多物资。”李坡透露,本月底首批无人车将投放市场,用于牛奶冷链运输。
如今,冷链三轮车正不断“破圈”,从国内“跑”到巴西、东南亚、北非等海外市场。今年以来,烯冷新能源产值同比增长逾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