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联运“高速路”开启

浙企实现出口货物 “出厂即出海”

本报讯(记者林昱辰 通讯员祁凯)近日,一批共计259箱、价值近200万元的高端电动滑板车在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搭载“地中海阿莱格拉”轮运往巴塞罗那。

这批货物来自金华的浙江都尔特轮车业有限公司仓库,在完成装箱检查后,依托浙江海事部门“集装箱海运准点降本”计划提供的船期信息,企业提前安排陆路运输,实现集装箱与船舶无缝衔接,全程“直接进港、直接装船、直接发运”,真正做到了“出厂即出海”。

此次“新三样”货物首次实施陆海联运“零待时”,标志着浙江海事部门已逐步打通陆上“直通车”服务与海上“准点降本”计划的联动壁垒,实现二者深度贯通,为浙江外贸企业优化国际物流链、增强出口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浙江都尔特轮车业是一家老牌出口企业。“有了海事部门的‘直通车’服务和‘准点降本’计划,我们只需提前2天安排装箱,货物无需堆存在堆场,成本节省不少。”该公司企划部有关负责人说。

浙江海事局“第六港区”海事驻点服务工作组工作人员李瑞介绍:“针对船期紧张的集装箱,我们提供容缺报告和上门同装同查服务,即在企业装箱时同步完成海事查验,并保障参与‘准点降本’计划的船舶准时到港、靠泊,实现集装箱从出厂到装船全程不倒箱、不堆存。”

业内专家认为,此次成功实践的“出厂即出海”模式,打造了陆海联动效率革新的区域样板。随着这条以宁波舟山港为核心节点的“高速路”加速延伸,不仅将巩固宁波舟山港的国际枢纽地位,更将辐射带动全省外贸产业,为“浙江制造”走向全球注入强劲的“宁波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