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剑锋
上月28日,前湾新区滨海湿地上演灵动一幕:反嘴鹬、野鸭等首批南迁候鸟成群而至,成千上万只“空中精灵”振翅翱翔(上月30日《宁波晚报》)。
宁波拥有适宜的生态和气候,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栖居环境。这几年,越来越多的鸟儿在此停歇、觅食、栖息,黑脸琵鹭、卷羽鹈鹕、红脚鹬、反嘴鹬等珍稀鸟类也频繁光顾,呈现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当前已经进入候鸟迁徙高峰期,宁波再度成为“鸟儿天堂”,这是宁波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结出的硕果。
“环境好不好,看鸟就知道。”多年来,我市持续强化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修复,生态越来越好。围绕“珍爱鸟类,美丽宁波”的目标要求,各地持续抓好自然保护地、海岛保护区、鸟类扩繁基地建设,积极开展植树造林、环境整治工作,通过湿地植被重建、水系连通、人工鸟巢搭建与修缮等措施,筑起一道道生态保护屏障,为鸟类创造更加安全和谐的栖息环境。
守护“蓝天精灵”,宁波有共识更有行动。近几年来,我市积极开展“护飞行动”,在打击非法猎捕、清理套网及救助迷航、伤病鸟类个体等方面持续发力,切实为鸟儿保驾护航。在加强季节性、周期性监管的基础上,通过科技赋能、数字助力,实现远程在线监测保护与管理,努力把护鸟工作做深做实做细。
我们常说:爱鸟护鸟不仅是善待鸟类,也是善待人类自己。让宁波成为“鸟儿天堂”,既需要优良的生态环境,更需要一流人文环境,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爱鸟护鸟,需要我们每个人责无旁贷,既不猎捕、不买卖鸟类,也不打扰、不亵玩鸟儿,还要自觉抵制“食鸟诱惑”,把与鸟类文明相处进行到底。
人鸟和谐的“好风景”可以转化为“好钱景”,为此,需进一步做好文旅融合文章,大力发展“观鸟经济”。在加快建设一批科普场所、观鸟项目的基础上,围绕“鸟”推出特色旅游产品,举办系列主题活动,并把科普知识、视觉艺术、文学、音乐等链接融合起来,打造食、住、行、游一条龙观鸟产业链条,为文旅业高质量发展打开新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