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商业体检拨乱反正时不我待

唐传艳

伴随居民健康意识提升,我国健康体检需求持续增长,商业体检机构应运而生并发展壮大。然而,与商业体检相关的一些问题也浮出水面:诱导消费、过度检查、漏诊误诊、售后缺位……如何规范行业秩序,筑牢健康体检防线,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11月3日中国新闻网)。

当下,商业体检行业乱象可谓五花八门。一些体检机构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通过制造健康焦虑、模糊套餐内容等手段,诱导消费者增加高价检查项目。有些甚至将一些对普通人群筛查价值有限的高价基因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等项目,包装成“全面体检”的必备内容。部分体检机构由于设备、人员和技术等原因,导致检查结果不准确,让消费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在体检报告解读环节,很多机构敷衍了事,无法为消费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方案。

这种乱象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且影响深远。体检者经济上的损失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健康权益得不到保障。误诊漏诊可能导致错过疾病的治疗黄金期,病情恶化。频繁遭遇诱导消费和敷衍服务,会让消费者对商业体检行业失去信任。缺乏诚信和规范的商业体检,不仅不利于本行业长期发展繁荣,还可能影响到整个医疗行业的形象,降低公众对医疗服务的评价。

治理商业体检乱象,完善法则是基础。现行健康体检管理相关法规尚需进一步完善,应尽快修订细化行业条文,明确体检机构在各个环节的责任和义务,制定严格的违规处罚标准,为主管部门监管和消费者维权提供清晰、明确的依据。

强化监管,是治理乱象的关键。监管部门不仅要检查机构的资质是否达标,还要对其设备维护、人员操作、报告解读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审查。对于伪造从业人员资质、夸大宣传、使用不合格设备等违规行为,严肃处理。同时建立健全投诉处理平台,简化消费者维权流程,让消费者的诉求能够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除了外部监管,商业体检机构自身的自律和提升服务质量同样重要。机构应将消费者的健康权益放在首位,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向消费者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体检信息,杜绝虚假宣传和误导消费。在服务环节,机构应注重提升体检报告解读的质量,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方案。当消费者体检指标出现问题时,应及时、准确地给予解释和建议。

商业体检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如果此时不能及时治理好行业乱象,任由其发展下去,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对商业体检拨乱反正时不我待,只有尽快规范商业体检行业秩序,重建消费者信任,方能让商业体检真正发挥其在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