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充足、价格走低

市场虾价步入“亲民期”

宁波水产品批发市场工作人员展示南美白对虾。(陈结生 摄)

记者 何晴

“起虾喽!”昨天下午,在象山新桥镇红岩山附近的养殖塘,38岁的杨荣海正划着小船捕捞南美白对虾。他和家人承包的650亩虾塘迎来丰收,一筐筐鲜虾经称重后,陆续发往各地市场。

随着养殖技术日益成熟,南美白对虾已成为养殖虾类的“绝对主力”。养虾十余年,杨荣海透露,近两年南美白对虾的价格随着供应的增加越来越亲民。以每公斤30只规格的南美白对虾为例,2021年出塘价最高曾达每公斤52元,如今本地售价仅为每公斤42元。

“我卖了五六年虾,这两年南美白对虾价格确实降了不少。”杨荣海的说法,得到了张斌桥菜市场一名摊主的印证。为吸引顾客,该摊主引进了河虾、罗氏沼虾、日本对虾等多个品种,丰富市民选择。如今养殖户为提升效益,在价格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普遍将虾养得更大,相当于“隐性降价”,对消费者而言也是一大利好。

品种丰富、个头变大、价格走低,市民吃虾也多了。“挑选虾类,因品种而异。常见活虾如对虾、罗氏沼虾、小龙虾等,首选活力旺盛的,以反应敏捷、行动迅速为佳。”象山县市场监管局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工作人员余晓梅告诉记者。

若选购黑虎虾等冰鲜或冷冻海虾,要重“色”重“形”:优质虾的虾壳有光泽、纹理分明、体态饱满、头身连接紧密。若虾体颜色异常鲜亮,且伴有刺鼻酸味,则需警惕二氧化硫超标。挑选冻虾时,应选择冰衣薄而均匀、个体间无粘连的产品,避免解冻后严重缩水或肉质松散。对于甜虾、牡丹虾等刺身级虾类,因其多为捕捞后直接在船上冷冻,挑选时要优先考虑品牌信誉与购买渠道,确保冷链完整,以保障其鲜甜口感与食用安全。

市民在外就餐点选虾类菜品时,如何判断新鲜安全?余晓梅认为,应优先选择清蒸、白灼等能保留虾本味的烹饪方式。同时可以根据“一看二闻三品”的判断方法:一看形态,是否连接紧密、壳亮肉紧;二闻气味,判断是否具有新鲜虾的自然咸鲜味;三品口感,若肉质松散粉烂如嚼豆渣,大概率不新鲜。

在虾的质量安全监管方面,市场监管部门会对养殖对虾进行多项检测,重点排查违禁药物使用情况,确保兽药残留符合限量标准,同时监测镉、铅、砷等重金属含量;针对冰鲜或冷冻对虾,还会通过检测“挥发性盐基氮”判断新鲜度,该数值越高,代表蛋白质分解越严重,新鲜度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