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种活法,优雅地老去

孙维国

昨天早上,阳光透过窗户,洒进镇海招宝山街道新三宝服务社的舞蹈室。“核心收紧,沉肩,立腰,笑容灿烂点……”62岁的胡贤君站在落地镜前,轻轻扶正一位女学员的肩膀。她声音柔和,眼神专注,仿佛眼前的不是六七十岁的“学生”,而是一群即将登台的模特(10月28日《宁波日报》)。

62岁阿姨走“T台”,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年轻态”,还有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进取和追求。这样的进取和追求是一种淡然、从容面对老去的优雅心态,在老龄化社会日益加剧的今天,老年人如何“优雅地老去”不仅关乎个体晚年生活质量,对促进社会和谐也具有重要意义。

优雅老去简单说,就是换一种老去的活法。而今,越来越多年长者走出家门,参与学习、表演、志愿服务和社区治理,用行动改写“老去即退场”的传统活法,也是在用优雅老去诠释“退休不褪色”“最美夕阳红”。

从个体层面看,优雅老去首先是一种自我再发现、再成长。岁月带走了青春的容颜,还有曾经被身份与角色限定的表达空间。重塑身体姿态、学习新技艺、参与社区表演,这些看似普通的小事,本质上是在重新构建自我认同。这样的自我更新,不但增加了幸福感和社会参与感,也对身心健康大有裨益,有助于延缓功能退化、减少孤独感与抑郁风险。

从社会层面看,优雅老去是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的内在需求。个人愿意参与是前提,但更关键的是社会是否为这一参与提供了友好的路径。是否有可及的老年教育平台,有兼顾能力差异的活动安排,有包容和尊重的社区文化。将老年人的活动纳入城市文化与服务体系,不仅丰富了社区生活,也拓展了公共资源的社会回报。一位自信的长者可能成为邻里的情感连接人、志愿服务者或地方文化的传承人。

需要强调的是,优雅并非精致化的消费标签,而是平凡生活的自尊表达。可以是走上舞台自信的步伐,也可以是晨练时拂去的汗水;可以是接受新技术的勇气,也可以是日常照护中温柔而坚定的坚持。只要社会为这份自尊创造条件,老年人的“秀场”就能留在街巷、广场与课堂,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优雅地老去是一种活法,也是一种追求,一种修养和境界,需要个人的勇气与创造,也需要公共政策的智慧和文化的温度。当城市的街道、社区中心与文化机构都成为老年人表达自我的舞台时,当每一位老人都追求“优雅地老去”,我们的社会就真正迈入了一个包容、充满活力的老龄时代。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去,让每一位长者既能体面地老去,也能有尊严地活着,这是我们的共同期待。

(欢迎投稿,来稿请发民生邮箱1871684667@qq.com)

2025-10-29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243035.html 1 3 ​换一种活法,优雅地老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