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何晴 通讯员 何也
“聚焦大健康产业,康养文化我们完全可以牵线搭桥!”“文化收藏要做出有吸引力的主题。”“又有新思路了!”……
10月16日,“上海市宁波经济建设促进协会新农村文化建设示范基地”揭牌仪式在慈溪周巷镇万安庄村举行。在活动前的座谈会上,来自上海医学界、社会科学界、政界、公益基金会等领域的上海市宁波经促会成员,与地方政府工作人员及村干部围坐在一起,围绕乡村文化建设等议题畅所欲言,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
文化的磁场,正在乡村悄然释放引力。从2025慈溪中国名家成扇小品展到邮品展览馆,从书画艺术馆到农民古家具展示平台,从乡村风情展示馆到农家书屋……返乡的协会成员走访万安庄村,一路看、一路听,为这里浓郁的文化氛围深深赞叹。
万安庄村曾凭借小家电配件生产、农产品加工等挣得“第一桶金”。近年来,该村将文化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引擎,通过深挖人文底蕴、修复古建遗存、营造美学空间、举办多元文化活动,持续推动文化浸润乡土。
“今天,上海宁波经促会在万安庄村设立新农村文化建设示范基地,是我们服务家乡、推进‘文化赋能乡村’行动的又一扎实举措。”宁波经促会副会长王剑波表示,他们将以经济项目为支撑、文化为滋养,为宁波的文化繁荣贡献应有之力。
随着基地揭牌,一系列文化项目也开始酝酿成形:以茶庄为平台传播茶文化,邀请上海艺术团下乡巡演,策划主题收藏展览……“文化引领、经济唱戏”的发展思路正稳步落地。
“关键在于把社会资源和企业家力量真正引导到可实施、能持续的项目中,我们应建立长效机制,让文化项目不仅办得起,更能活得久、传得开。”上海宁波经促会会长王培军说。
“我想用书画、写作与收藏的专长证明,乡村不仅是怀旧的故乡,也可以是高雅艺术生长的土壤。”万安庄村文化振兴的关键推动者、慈溪籍知名作家张培基介绍,一批像他这样有心、有能、有愿的宁波籍游子,正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