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廖惠兰
今年是宁波当选“东亚文化之都”十周年,也是来自韩国釜山的宁波交响乐团大提琴手朴俊贤扎根宁波的十周年。
从最初连“宁波大剧院”和“宁波大酒店”都讲不清,到能用流利的中文与观众分享音乐故事,朴俊贤在宁波的十年,是个人与城市相互成就的十年,更是宁波这座东亚文化名城以开放姿态拥抱世界的生动注脚。
“宁波和釜山都是海滨城市,宁波的海风里,有和釜山一样的熟悉味道。”2015年,正是这份与“海”的缘分,让朴俊贤在众多城市中选择了宁波。
初到宁波时,语言成为他最大的障碍。一场“打车乌龙”至今仍是他口中的趣谈:“宁波交响乐团就在宁波大剧院旁边,我就跟出租车师傅说去‘宁波大剧院’,但师傅听成了‘宁波大酒店’。等车停在酒店门口,我才意识到自己发音不准。”
如今的朴俊贤,早已把宁波当成了“第二故乡”。生活中的点滴温暖,让他更快地融入这座城市。“宁波人都很友善,在这里,我不会有‘外人’的感觉。”
更让他安心的是,妻子始终与他并肩同行——两人在韩国釜山大学读书时相识,恋爱两年后,妻子陪他来到宁波,还一同考上了宁波交响乐团。闲暇时,夫妻俩会去老外滩散步,去南塘老街感受宁波的“烟火气”。
“现在我们马上要迎来宝宝,这个家在宁波才算真正完整了。”
这份“家的感觉”,不仅源于生活,更来自文化上的共鸣。
同样作为“东亚文化之都”,宁波与韩国釜山在历史上就有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而音乐则成为朴俊贤融入宁波的“通用语言”。
十年间,他见证着宁波观众对古典音乐的认知不断加深。“以前,偶尔会有观众在演出时交头接耳,现在大家都会提前安静入座,也不会在演出间隙鼓掌。演出结束后,还会有资深乐迷主动和我们交流。”
作为首届“东亚文化之都”交流活动的参与者,朴俊贤至今记得2016年宁波交响乐团奏响欢迎曲时的场景:“当时台下坐着中日韩三国的青少年。当音乐响起的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语言的隔阂消失了,大家都在通过音乐交流。”
十年间,朴俊贤随宁波交响乐团走访了意大利、斯洛文尼亚、奥地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从演奏者成长为一名城市文化的传播者。
“每次去世界各地演出,我们都会特意加入带有中国特色、宁波元素的作品,比如《梁祝》协奏曲、《宁波组曲》等,让世界各地的观众通过音乐认识宁波。”朴俊贤告诉记者,在欧洲巡演最后一站——维也纳新城的演出中,乐团特意演奏了《宁波欢迎你》,“当旋律响起,台下的观众都被音乐里的情感打动了”。
在朴俊贤看来,宁波当选“东亚文化之都”的十年,也是城市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的十年。
“现在,很多家长会带孩子来听交响乐,还有不少年轻人主动了解古典音乐,这就是文化的吸引力。”他介绍,乐团每年举办的“高雅文化进社区、进校园”活动,总能吸引大批学生参与。
“十年前我来宁波时,只是想找一份热爱的工作,没想到这里会成为我安家的地方,会成为我生命中重要的城市之一。”朴俊贤说,明年他的宝宝就要出生了,“我希望孩子能在宁波长大,既了解中国的文化,也能记得自己的韩国根,将来也成为中韩文化交流的一名‘小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