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波, “拼”出人形机器人新未来

普智未来的人形机器人叠放衣物。(孙佳骏 摄)

看“动起来”的报纸

本报讯(记者殷聪)继10月9日宇树科技与宁波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宁波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再传利好消息——昨天,普智未来年产3000台以上人形机器人的新产线启用,首批G2新产品下线,全力拓展高价值应用场景的宁波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也同步启用。

从均胜电子、拓普集团、宁波华翔等中国汽车供应链百强企业纷纷涉足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到宇树科技、柏奥尼克等新面孔的落户;从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入驻甬水桥科创中心,到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产业技术联盟、宁波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全国首个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应用保险——“机智保”的逐个落地……在被行业视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的2025年,宁波交出高分答卷,产业发展生态日趋完善。

数据显示,全市具备整机生产能力的企业数量已从年初的3家增至8家,在整零协同领域,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市内供应链企业数量已从年初的25家增至88家,18家人形机器人传感器企业已基本实现专用传感器品类全覆盖,金田铜业、峰梅化学即将量产的Peek(聚醚醚酮)材料也有望在人形机器人产业大显身手。据不完全统计,依托宁波企业之间的整零协同,在宁波已基本能拼出一台完整的人形机器人整机。

国家有关人形机器人发展的行动方案指出,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融入物理世界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高级载体,是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之后的新一代智能终端,将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在全国各地抢抓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新机遇的当下,宁波要做的就是充分发挥自身的产业和场景优势。”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宁波是国内少数集聚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点击等核心零部件的城市,也是国内在大开放、大制造、大港口、大贸易等领域拥有诸多应用场景的城市。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围绕人形机器人“大脑”“小脑”“肢体”“感知”等环节,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做强核心零部件优势,在聚力补强短板的同时,在智慧港口、智能制造、城市治理等重点领域规划一批高价值的应用场景,形成具有宁波辨识度的发展模式和产业竞争力。

最终,通过让机器人加速“进厂打工”“服务民生”“服役上岗”,实现以创新带应用、以应用促创新的良性循环,让人形机器人产业这一“小切口”带动具身智能乃至人工智能等大产业发展,实现宁波制造的转型升级。

2025-10-17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241121.html 1 3 在宁波, “拼”出人形机器人新未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