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元鹏
日前,一场社区睦邻文化活动在镇海九龙湖镇燃情上演。由一辆特色花车与四大方阵组成的巡游队伍沿主要街巷前行,吸引了众多居民和游客驻足观看。200余名参与者共同演绎了一场邻里同欢的文化大戏,展现了九龙湖的文化活力。
这场充满烟火气的社区活动,恰如一面镜子,照见文化生活的另一种打开方式——相较于殿堂级演出、大型晚会等“大制作”,贴近生活的“小场景”文化,更能走进人心。
“大制作”固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它们以宏大的叙事、精湛的艺术、广泛的传播力,塑造着文化地标,传承着核心价值,为大众提供高水准的审美体验。
而文化生活的温度,往往藏在“小场景”里。像九龙湖镇的社区睦邻文化活动,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明星大腕,却凭借“家门口演出”“邻里的参与”,让文化有了“可触摸的质感”。居民既是观众,也是演员,花车巡游、方阵表演的每一个细节,都带着熟悉的生活气息。这种“人人可参与、时时能感受”的文化形态,比“大制作”更易引发情感共鸣。
“小场景”是文化普及的“毛细血管”,能覆盖“大制作”难以触及的角落。它们像点点星火,在城市与乡村的各个角落点亮文化之光,让文化真正实现“全民共享”。
文化生活的繁荣,是“大制作”与“小场景”的相辅相成。“大制作”引领方向、提升品质,为文化发展树立标杆;“小场景”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为文化普及注入活力。期待更多“大制作”点亮文化星空,更盼望无数“小场景”扎根生活土壤,让人人都能在身边的文化场景中,感受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