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顾佳诚 沈孙晖
通讯员 高嘉鸣 沈彦汝
配料、绑扎、运输……10月8日,余姚工业园区专精特新产业园的施工现场一派忙碌景象,750余名工人正全力抢抓建设进度。“国庆中秋假期项目没有停工,目前11栋厂房与1栋办公楼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整体形象进度逾60%。”该项目负责人说,这个“工业上楼”项目总投资约13亿元,重点引入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智能家电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过20亿元。
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基本盘”,更是创新转型的“推进器”。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余姚完成制造业投资92.5亿元,同比增长12.2%,投资总量和增速分别位居宁波第二、第一;制造业投资在该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提高至37.1%,较去年同期提高5.2个百分点。
梳理余姚的制造业投资构成,一项数据“表现抢眼”——近两成源自工业土地二次开发的再投资。面对工业用地日趋紧张的挑战,余姚通过“螺蛳壳里做道场”,努力在存量空间里寻找资源增量,为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发展拓展空间。
以余姚黄湖片区为例,片区通过工业用地二次开发,拆除42万平方米旧厂房,整理出3000亩产业用地,已吸引江丰电子、丞达精机等高端制造业企业入驻,预计地块产值提升30倍。“新空间带来新机遇,更能激活投资热情。”余姚市工业用地整治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去年至今,余姚累计实施二次开发项目165个,涉及用地4200亩,可新增建筑面积逾200万平方米,相当于“再造”3000余亩工业用地,规模已接近年度新增工业用地量。
老树发新芽,新树扎深根。一个个重大工业平台持续推动高端、高新、高产产业集聚,有力支撑余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紧扣“国字号”平台定位,中意宁波生态园聚焦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空天经济及未来产业等领域,目前已签约项目190个,总投资逾860亿元,其中147个重点项目已开工建设或投产。今年前8个月,园区实现制造业投资29.5亿元、规上工业产值302.56亿元,占余姚全市的比重分别达31.9%、15.8%。
围绕余姚创建“专精特新”活力之城的目标,一家家制造业链主企业加大创新投入,站到产业“C位”,在各自深耕的领域串起整条产业链。作为全球极少数能实现全品类超高纯金属靶材量产的企业之一,江丰电子今年凭借溅射靶材,入选全国“2024新质生产力年度案例”,系全省唯一,目前企业已通过阳明工研院孵化18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其中17家成长为规上企业;舜宇集团近5年来投入逾127亿元研发费用,研发的手机镜头、车载镜头市场占有率均居全球第一,并在余姚催生了年产值400亿元的“舜宇生态链”。
今年,余姚蝉联“浙江制造天工鼎”,并首次获评全省“工业大市大县挑大梁”典型案例。“余姚将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该市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