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沈 莉 王嘉彬 俞家嘉
林昱辰 赵 煜 孙佳骏
今年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形成8天超长假期。这8天里,天南海北的人们,或从宁波出发,返乡、旅游;抑或来到宁波,赏景、寻味。
“挤在路上”,出行人气旺
这个假期,旅客出行意愿旺盛,旅游流、探亲流、学生流出行需求全面释放,客流呈现出行总量大、持续时间长、高峰客流高等特征,部分区间和时段客流高度集中。
自驾是出行主流。全市高速公路收费站进出口累计流量1010.25万辆次,高速公路路网流量同比增幅明显。
铁路方面,10月1日至10月8日,全市铁路累计运送旅客211.47万人次。其中,铁路宁波站10月1日发送旅客12.65万人次,创开站以来发送旅客量新高。
宁波机场累计保障航班2706架次,日均338架次,日均同比增长5.3%;迎送旅客41.4万人次,日均旅客量5.2万人次,较去年日均增长9.1%。其中,国际地区旅客2.6万人次,日均3229人次,同比增长15.3%,出境游客增幅明显。其间,有6天客流量超5.1万人次,客流高峰日出现在10月1日和10月3日,单日客流量超5.3万人次。
此外,因为假期天气晴好,不少市民和游客选择水上游览及海岛旅游项目,全市共发送水上旅客30.2万人次。
游在甬城,文旅多点开花
人潮带来人气。
宁波文旅市场持续升温,全市各景区景点(含乡村旅游)累计接待游客1208.11万人次,居全省第二,按日均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9.62%;旅游总收入达146.18亿元,按日均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10.54%。
从景区接待量来看,溪口—滕头景区、慈城古县城景区、象山影视城、天一阁·月湖景区、松兰山滨海旅游度假区位列前五,成为假期游客出行的热门选择。
假期里,宁波各大重点景区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推出多元化特色活动,有效激发游客消费潜力。
慈城古县城以“现实版清明上河图”为核心主题,集中呈现非遗高杆船技、打铁花、国风巡游等特色内容;象山影视城打造“唐宋奇妙夜”场景,还原古代市井风貌并提供影视角色扮演体验;宁波方特推出“火树银花狮舞秀”“生命之树烟花秀”等视觉盛宴……
宁波各大文博场馆人气旺。这个假期,全市博物馆累计开展研学活动140场次,推出临时展览28个,接待观众65.4万人次,同比增长13%。
宁波博物院接待观众10.1万人次,“吉金万里——中国西南地区青铜文明特展”单日接待峰值超万人,“玉见五千年——良渚文化特展”配套文创市集单日销售额达35万元;天一阁博物院举办文化雅集等活动十余项,接待游客10.9万人次。
针对日间客流压力,全市19个博物馆增设夜场,开放时间延长至21时,并增加每日免费讲解场次,帮助游客深入了解展品的历史文化背景,提升参观体验。
此外,住宿业人气火爆,高端民宿成消费新宠。全市星级酒店、等级民宿出租率同比分别增长13.8%、7.4%,四大高端民宿集群凭借差异化定位收获大量订单。
客流如织,车流穿梭。南来北往、东行西进。新的脚步,新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