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陈章升
通讯员 孙申磊 景士杰
中秋节将至,不少本地糕点铺的师傅在忙着制作时令点心,让“寻味”而来的市民体验到“舌尖上的乡愁”。奉化灰汁团制作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汪春味,最近忙着赶制的灰汁团,就是其中的一款。
“灰汁团被网友称为宁波版‘雪媚娘’,每年夏季和秋季都是它的销售旺季。平时,大家在喝茶时吃上几个,别有一番滋味。”汪春味介绍,灰汁是制作灰汁团的“灵魂食材”,通常由稻草或蚕豆壳烧成的灰加水、过滤后制成。“这种汁含有碳酸钾,遇热后与粳米粉相融,不仅能染出琥珀色,还能凝萃出草香。”
昨天中午,在萧王庙街道棠云村,汪春味在自家小院里拿出一个装有灰汁的罐子,这是她和母亲许海明为下午制作灰汁团而准备的。
“我和春味先在空地上将草木灰烧好,然后拿到后厨加水烧开。待其冷却后,再用纱布过滤杂质。”许海明说,烧灰时要精准控温,灰汁要用纱布反复过滤。为了便于操作,本地点心师也会用食用碱水替代灰汁。
“我将制好的灰汁倒入罐子,再运至城区点心铺。”汪春味说,用灰汁做的灰汁团有一股清香,这是草木灰孕育的家乡味。
汪春味的点心铺位于奉化某小区。昨天,当她开车回到该小区时,已有不少“粉丝”在店铺外等候。
为了让大家吃到新鲜的灰汁团,汪春味回到铺子后立即开工。其间,她先将红糖、冰糖倒入锅内用文火化开,再加入熟粳米粉、灰汁用长铲搅拌。5分钟不到,灰汁团糊揭开“面纱”——“加冰糖是为了提高灰汁团的甜度,加红糖是为了着色。”汪春味介绍,将灰汁团糊捞出锅后,她还要在案板上将其揉搓10分钟左右,并揉成一个个剂子。
根据顾客需求,汪春味会将剂子揉搓成团,或用模具按压成指定形状,然后把它们放入笼屉蒸透。“制作灰汁团时,我还会搭配不同的天然色素。”她说,春天用樱花粉,夏天用薄荷绿,秋天用桂花黄,冬天用石榴红。
近一个月,汪春味销售的灰汁团超过900盒。“今后,我打算继续试制新口味、新造型的灰汁团,借助研学和直播活动让更多年轻人爱上这种‘非遗美食’。”她憧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