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金鹭 卢昕炎
“中欧北极快航的开通,对承压的外贸市场而言,是实打实的利好。”昨天,谈及这条新航线的意义,宁波大学、浙江万里学院研究生导师,财经作家朱秋城开门见山,从成本、效率、信心等多个维度,剖析其对企业与区域外贸发展的深层价值。
在朱秋城看来,航线最直接的价值体现在“成本”与“时效”的双重优化上。
对于外贸企业而言,物流成本在出口总成本中占比很高,尤其今年企业普遍承压,成本降下来就是帮企业“减负”。
他以跨境电商为例,以往货物从宁波到欧洲需要35天至40天,企业为应对长周期,不得不大量囤货,库存压力极大。
中欧北极快航18天左右的航程,能让企业实现“少备货、多频次”的运营模式,库存周转率大幅提升,资金占用减少。这对追求精益运营的企业来说,是非常关键的突破。
更重要的是,航线为外贸供应链注入了稳定性。
“以往传统航线常受地缘冲突、季节天气等因素影响,比如巴拿马运河通航的不确定性,让企业物流规划充满变数。”朱秋城指出,中欧北极快航的开通,相当于为供应链加了一份保障,“尤其对依赖欧洲市场的企业来说,多一条稳定通道,就多一分应对风险的底气,长期来看能提升整个供应链的效率与抗风险能力。”
除了实际运营层面的利好,朱秋城特别强调航线释放的“信号意义”与“信心提振作用”。“今年以来,外贸市场面临不少挑战,企业对未来的预期需要积极信号支撑。”他提到,眼下企业开始规划明年发展,中欧北极快航的开通不仅是“降本增效”的实例,更让市场看到了应对物流难题的新路径,“这种信心的提振,对企业制定长期战略、增强投入意愿至关重要,比短期的运输量更有价值。”
从宁波本地发展来看,航线的落地价值更为显著。
宁波有大量源头工厂和完整的供应链体系,传统外贸与跨境电商企业密集。
中欧北极航线带来的成本下降、效率提升,能让宁波企业更直接地享受红利。在航线助力下,传统外贸企业能巩固价格优势,跨境电商企业能更灵活地响应市场需求,推动宁波外贸在转型中更具竞争力——这两天宁波外贸圈的高关注度,也印证了大家对这条航线的期待。
不过,朱秋城也客观提及当前该航线的挑战:“目前通航集中在7月至10月,季节性限制是短期内需要面对的问题。”
但他同时指出,不能因此忽视航线的长远潜力。“它不只是一条‘更快的船’,更像是一套新兴的物流解决方案雏形,能推动外贸企业优化运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