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桃花歌”满城赤子心

“心愿——盛世如你所歌”众筹故事音乐会侧记

宁波市民观看音乐会。

黄璐巍演唱《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记者 廖惠兰

盛世桃花,在欢歌中精彩绽放!昨晚,五一广场音乐馆内桃花元素满满,春意融融。

随着聚光灯骤然亮起,“心愿——盛世如你所歌”众筹故事音乐会在全场观众的期待中拉开帷幕。

这是一场众筹聚力、全城唱响“桃花歌”的文化共创。

“小村变了样,十里桃花源……”来自宁波市歌舞剧院的女高音独唱演员赵璐,率先登台唱响由宁波词作家、音乐策划人陈民宪作词的《我的桃花源》,词里的江南意境随着旋律铺展开来。台下观众的掌声不约而同地响起,这是心与心的共鸣。

陈民宪的讲述更让这份情感有了重量。“读邬老的词,就能照见自己心里的桃花源。邬老是游子,也是赤子;是作家,也是战士;是92岁的长者,更是激情如昨的歌者。”陈民宪一字一句拆解邬大为笔下的桃花,“邬老笔下的桃花早已超越了具象的花朵,它是热恋故乡的乡愁,是美丽乡村的画卷,是盛世中国的期许,更是守护和平的誓言。”

作为宁波音乐人与城市形象推广的践行者,陈民宪一直关注着征集活动的进展。

“这次全球征曲,不只是圆了邬老的梦,更点燃了全球华人的家国心。”他细数着活动里的感动,尤其是那么多年轻人来谱曲,这是几代人永葆艺术初心的精神接力。

陈民宪特别点赞音乐会的“众筹”模式。“短短两个月,全球音乐家倾情投入,宁波的音乐人、文化人、媒体人并肩合作,把一支‘桃花歌’唱成了港城夏天最嘹亮的大合唱,这就是宁波城市文化的凝聚力和创新力!”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我可爱的故乡……”当视障歌手黄璐巍登台唱响《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熟悉的旋律,让台下不少观众自发跟着轻轻哼唱,唱到动情处还有人红了眼眶。黄璐巍虽然看不见观众的表情,却能感受到台下的温度——那是跨越视觉的共情,是音乐最本真的力量。

名人文化研究专家、宁波甬上名人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黄江伟在访谈环节,深度解读了这场“全城唱和”背后的情感共鸣。

黄江伟认为,“桃花的浪漫”不仅是花的美,更是宁波的精神底色;宁波与桃花的联结已刻入城市基因,奉化桃花是宁波人的家乡记忆,这份浪漫可感可寻。“‘桃花歌’成为展现盛世中国、和平中国的文化符号,也展现了宁波港口城市开放的姿态。”

这是一场跨越山海、联结几代人的情感奔赴。

望春街道“春芽计划”作曲班孩子的童声合唱,让人心头一暖。3名“10后”孩子清澈的歌声,像春日里的溪流,淌进每个人的心里。

作曲指导老师、伶Remix国风音乐工作室负责人柴昀喆分享了孩子们的创作故事。“一开始孩子们对这首经典老歌的姊妹篇理解并不深,我就给他们讲了邬大为老师当年创作《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时的故事,战士们在零下40℃严寒中坚守边防,那句‘身后是祖国,是千万朵盛开的桃花,再冷也绝不后退’深深打动了孩子们,他们开始明白这首歌背后的家国情怀和对家乡的热爱。”

“后来,从学作曲、试唱到用电脑编辑音符,孩子们都格外认真。”柴昀喆语气里满是骄傲,“这份‘桃花记忆’能通过音符传到下一代,年轻的声音,就是传承经典最动人的力量!”

故事音乐会的最大惊喜,是与邬大为的“云端”连线。92岁的他气息虽不如当年充沛,却依旧熟练地唱起“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歌声结束时,现场响起热烈掌声,跨越千里的距离,在歌声里消融。有不少观众站起来朝着屏幕挥手,像在跟久别重逢的长辈道别。

当蔡飞用抒情男高音唱毕由浙江音乐学院教授金奇作曲的《重回桃花盛开的地方》时,音乐会圆满落幕。

这场众筹音乐会,用最朴素的故事、最真诚的歌声,让每个人心里的“桃花”开得热烈。而邬老的赤子心、参与者的热忱、观众的共鸣,都化作美好愿景:愿桃花常开,盛世如歌,每个人心里的“桃花源”,都能在岁月里安然绽放,永不凋零。

2025-09-16 “心愿——盛世如你所歌”众筹故事音乐会侧记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236167.html 1 3 一曲“桃花歌”满城赤子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