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孙肖 通讯员 陈红
实习生 王优悠
“这是我父亲吉光才最珍视的‘百宝箱’。里面的每一枚纪念章背后,都是一段他出生入死的传奇经历。”在宁波北仑新碶街道牡丹社区的一处普通民居里,吉川生边说边轻轻打开一只小樟木箱。箱中整齐排列的纪念章,在灯光下泛着历经岁月洗礼的金属光泽。
今年5月28日,吉光才安详离世,享年99岁。他是北仑区最后两位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兵之一。这位生于1926年的老人,用一生诠释了何为忠诚与奉献。那只樟木箱中珍藏的,不仅是他个人的荣光,更是一代人的家国记忆。
“这些纪念章,他保管得比什么都仔细。”吉川生一一取出:淮海战役胜利纪念章、渡江胜利纪念章、解放西南胜利纪念章、抗美援朝纪念章……每一枚都记录着吉光才从枪林弹雨中走过的足迹。
1944年,他参加了八路军,成为一名通信员;1947年挺进大别山,次年入党;随后参加淮海、渡江、解放大西南等战役。1952年,他所在部队奉命奔赴朝鲜,在上甘岭的炮火中坚守阵地……
“父亲很少主动提起战争,尤其是上甘岭战役。”吉川生回忆道,“很多场景太惨烈,他不忍再讲。”直到十年前颁发抗美援朝纪念章时,家人才知晓他曾参与那场震惊世界的战役。
在吉川生珍藏的老照片中,我们能看到年轻时的吉光才在鸭绿江畔、猫耳洞中学习战斗的身影,照片上的他,眉宇间透着坚毅。
1953年从朝鲜归国后,吉光才立即投身新中国建设,1987年从中国十九冶建材公司离休。2000年,他随儿子迁居宁波,孙子吉磊特意为他定制了这只樟木箱,将爷爷散存的勋章与证书悉心收纳,也收存了一段鲜活的历史。
如今,吉川生作为北仑公交708路驾驶员,践行着父亲“要为国家和社会需要而工作”的家训。吉磊则正在攻读临床医学博士学位,立志以医术守护更多人的健康——“就像爷爷守护国家那样”。
吉光才老人走了,但他留下的不仅是一枚枚纪念章,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那箱子里存放的,不仅是一个人的战功与岁月,更是一代人的牺牲、一个民族的记忆。
如果您也有与抗战有关的老物件,请通过以下方式告诉我们,线索一经录用还可获得一定的报料费:
1.拨打热线81850000;
2.打开甬派App,在下方“民生e点通”版块留言;
3.微信搜索“nb81850”,关注后直接留言;
4.打开中国宁波网,登录宁波民生e点通群众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