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丽敏 通讯员 任宁
退役军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宁波始终牢记“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的殷殷嘱托,坚持在政治上考量、大局下行动、争先中创优,聚焦“崇军宁波”,奋力谱写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高标准创成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高要求建成首个省级“军创园”,高质量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融合建设……宁波用心办实事,用情暖人心,全市退役军人的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底色更浓、成色更足。
固本强基
工作体系日趋完善
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
去年10月,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退役军人服务站揭牌,这是宁波首家入驻高校的退役军人服务站。
打通服务退役军人“最后一百米”,让服务触角不断靠前延伸,是职责,更是态度。目前,全市建成2976个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域覆盖,其中,慈溪市史家村退役军人服务站、宁波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先后获评“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
退役军人工作涉及军地、关联各方,荣誉的背后,离不开顺畅高效的工作运行体系。成立市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市拥军优属拥政爱民领导小组);建立军队人员派驻、市级部门会商等机制;常态落实“四下基层”,累计解难题、办实事1000余件……
加强政策制度建设是长远之策,制定《关于加强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的实施意见》,出台各类政策制度20余项,具有宁波特质的退役军人政策制度体系逐步成型、完善。
凝心铸魂
思想引领深入人心
心凝在一起,劲才能聚在一起。
从宁海“缑城老兵”宣讲团到镇海“戎光”宣讲团,从部队、退役军人服务站到军创企业、学校等场所,1270场“甬尚老兵”基层巡回宣讲、640场次退役军人法治教育,“老兵”们以声传承、以身践行,播撒红色火种,凝聚思想共识。
这份精神传递,还化作了广大退役军人扎根各条战线的实干身影。在共同富裕、基层治理、创新创业等重要阵地,全市2006名优秀退役军人担任村(社区)书记、“两委”委员;2万名退役军人服务站轮值站长,1.1万名退役军人志愿者,8000余名转业军官等,用实际行动书写着“退役不褪色”的使命担当。
英雄先烈,为国捐躯,不容忘却!全市170处烈士纪念设施完成提质升级,一场场“清明祭英烈”“红色九月”等烈士纪念活动线下、“云端”同步开展,“小红缨”等20余支专业化宣讲队的288场次英烈事迹“六进”宣讲深入人心,“我为烈士来寻亲”等公益项目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英烈精神传承学习纳入“开学第一课”“入伍第一课”,崇尚英雄、缅怀先烈已成为宁波的社会风尚。
关心关爱
尊崇尊重蔚然成风
支持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帮助困难老兵解决急难愁盼……宁波始终把退役军人放在心上,让尊崇尊重成为一种自觉、一种风尚。
这几年,优抚优待精准落实——宁波在全省率先完成优抚标准全市统一,创新应用“优抚资金精准监管”平台;高质效完成全市退役军人建档立卡、优待证发放和电子优待证全国试点项目;建成“崇军在线”退役军人智慧服务综合应用,在全省首推免费公共交通、景点景区和崇军联盟“三优”服务,使用量突破2.8亿次。
这几年,就创服务提质提效——“高质量就业e路通”实时提供政策咨询、岗位推送服务;与市人社局、浙江万里学院合作建立退役军人技能学院、创新学院,提供各类培训2.8万人次;成立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会,建成以全省首个省级“军创园”为龙头,13家市、县级“军创园”为支撑的创业孵化平台体系;入选“甬江人才工程”等的高层次军创人才(团队)数超80个。
这几年,军休管理精细保障——完成各级军休设施适老、适残改造245处,高标准建成东部军休服务中心;专业化养老、一站式医疗持续提升服务保障质量;“军休大学”有效满足军休人员学习教育需求;“红烛思政”“口述历史”促推军休人员进一步发挥余热;全市7家军休机构获评“浙江省军休服务管理机构规范化建设单位”。
军地共建
双拥名城彰显形象
消除部队官兵后顾之忧,是做好新时代双拥工作的重要内容。宁波通过“直通车”安置方式和“阳光安置”办法,高质量完成转业军官、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安置,创新随军家属“互联网+”灵活就业模式破解军嫂就业难题,建成全国领先、全省唯一军地融合办学的浙江省八一学校,让军人子女入学无忧、升学优待。
丰富多样的双拥活动,搭建起军民连心的坚实桥梁。“城市与战舰”双拥主题活动增进军民之情,在全国率先完成第三批“城连共建”援建项目温暖边防官兵,“情系边海防官兵”“文化进军营”等544次双拥共建活动进一步加深军地感情,大榭“双拥模范岛”“双拥公园”“崇军商圈”等20余个双拥精品工程共同组成宁波双拥“地标群”……这些年,一缕又一缕“军爱民,民拥军”的新风吹拂着甬城大地。
站在新起点上,宁波将坚持不懈地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和双拥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围绕思想政治引领更强、服务保障能力更优、合法权益维护更实、拥军崇军氛围更浓等方面发力,奋发实干、改革创新,不断开创全市退役军人工作和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为宁波“争一流、创样板、谱新篇”注入更大动能、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