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素养赋能国际 经贸人才全球胜任力提升

周艳

全球化竞争加剧与科技变革加速的背景下,人工智能正以颠覆性力量重塑产业生态与全球经贸格局,也对教育生态带来范式性变革。在国家战略与产业变革的双重驱动下,国际经贸人才培养亟须突破传统边界,系统提升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已成为塑造其“全球胜任力”的战略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培养学生高阶思维、思考判断能力、实践能力。坚持改革创新,主动顺应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趋势,健全适应数字化发展的制度体系。

当前,国际经贸人才在复杂问题解决、数字伦理决策等深层AI素养方面仍显不足,难以应对AI“幻觉”风险与智能贸易生态的发展需求。破局需依靠“多方联动·多维共促”模式,系统性推进培养体系变革,强化学生在人工智能时代的高阶思维与实践能力。

目标升维:四维重构,升维全球胜任力坐标

目标升维层面人工智能素养的养成,要求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深度对标AI时代的核心诉求实现系统性升维。这种升维并非能力模块的简单叠加,而是要转向以全球胜任力为轴心的“技术驾驭力+贸易洞察力+伦理判断力+持续进化力”四维坐标系重构。

具体而言,培养能运用机器学习解析全球贸易与供应链规律的“智能分析者”,能借助自然语言处理、多模态模型等技术破解跨文化商业沟通壁垒、优化客户关系的“数字沟通者”,更要成为能预判并评估AI技术发展对国际经贸规则、数据治理、数字关税等制度性框架带来冲击的“前瞻构建者”,以及能在技术快速迭代与全球变革中持续学习、善于利用AI工具实现自我知识体系更新的“敏捷进化者”。从而使人才培养既扎根于国际经贸的专业根基,又能敏锐捕捉人工智能引发的产业变革与规则重构,最终实现从“浅层信息处理”到“深度价值判断”的能力跨越、从“适应行业发展”到“引领生态进化”的角色升级、从“规则执行者”到“数字生态共建者”的价值跃迁。

体系重构:跨界融合,重组课程结构系统

课程体系重构以“守正创新”为纲。守正须筑牢国际经贸学科内核,夯实专业根基;创新则重在将数据科学、AI伦理等相关模块深度嵌入专业课程,构建“通识+专业+伦理”融合体系。通过跨境电商课程嫁接智能选品算法、国际结算课融合区块链合约模拟等方式,将AI工具与真实经贸场景融合,还可动态纳入生成式AI贸易谈判、多模态供应链预警等前沿内容,确保教学与行业变革同步。重构还需依据学生能力和需求,建立分层进阶机制,设计批判性任务以锤炼伦理决策力。最终以跨界课程筑牢专业根基,以多元教学法提升获得感,系统性培育融汇国际规则与前沿技术,能够驾驭全球经贸复杂格局的复合型人才。

协同共育:机制创新,深化产教协同育人生态

在人工智能素养培养的协同共育体系中,需进一步明确高校、企业、教师、学生等多方主体的角色定位与联动机制,形成“场景共建—能力共塑—价值共生”的育人生态。

校企协同:深化产教融合,共建场景驱动新生态。根植区域产业特色(如宁波外向型经济),打造“人工智能+国际经贸”实践育人体系。通过场景化实训平台建设,联合跨境电商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导入AI国际推广拓客、智能风控、智能供应链管理等真实业务场景,实现“教学场域”与“产业现场”的无缝对接。同时构建需求导向、双向赋能的产教融合闭环,通过教师深入企业实践,行业专家参与课程设计与评价,确保课程内容动态对接产业迭代,为区域发展提供精准人才支撑。

师资协同:推动角色转型,塑造智慧教育设计师。以教师队伍的“跨界重塑”为核心支撑,培养既能娴熟运用智能工具提升教学效率,又能始终恪守育人初心、永葆教育人文温度的新时代教师。通过开展“教育学+AI+伦理”等融合式培训,夯实教师技术应用与价值引导的双重素养。在此基础上,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智慧课堂,彻底告别单向灌输,实现向“案例探究、主题思辨与人机协同”的互动模式跃迁。

学研协同:培育高阶素养,锤炼批判进化革新力。以批判思维筑基,增强学生“数据溯源—逻辑验证—多方比对”的信息甄别意识;鼓励学生辅修数据科学等交叉专业,以创新创业大赛驱动跨学科团队解决真实经贸问题,实现跨界能力进化;引导学生构建“自主进化”的素养成长体系,以培养学生先手思维引领能力,重点防范人工智能“幻觉”和“技术依赖”陷阱,通过主动“识变”“求变”培养人机共生能力。

价值协同:引领价值重构,锚定人机共生新坐标。面对人工智能的赋能与冲击,国际经贸学生的价值体系须从“单一商业导向”向“科技—人文—责任”三元融合架构演进。因此,应在国际经贸人才培养体系中深度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科技向善、全球责任、跨界共生、伦理先行”等核心价值取向贯穿于人工智能赋能的教育教学改革全过程。通过设立“技术应用—伦理评估—规则适配”三位一体教学模块,引导学生树立商业效益与社会责任并重的决策意识。

评效迭代:数据驱动,优化动态闭环评价体系

依托智能学习平台,构建如同“智慧导航”的动态闭环评价体系。该体系依托智能学习平台,以过程性数据为核心,动态追踪并量化国际经贸学生在数字驾驭能力、全球战略洞察、跨界融合创新与批判性思维等核心素养的发展轨迹,使其隐形成长清晰可见。同时,整合学科导师、企业专家及学生同伴多元视角,构建协同评价网络,确保评估结果全面且实用,从而摒弃单一分数评价导向,突出实践效能与创新成果的价值。

所有这些数据实时反馈至教学系统,通过知识图谱与能力图谱等智能技术,为每位学生生成个性化学习路径。由此形成的“教学—评价—优化”敏捷闭环,能精准指引教学策略与资源调配,驱动课程与实践持续进化,最终确保人工智能素养教育与国际经贸前沿保持同步迭代、系统演进。

我们亟须培养的国际经贸人才,不仅是能驾驭AI工具的“技术赋能者”,更是具备批判思维、伦理自觉与跨界协同能力的“时代塑造者”,使其既能洞察AI“幻觉”,又能设计人机协同的创新方案,在数字化浪潮中始终保持思想定力与创新活力。人工智能素养,终将成为连接技术进步与人类发展的重要桥梁,而教育,必须是这座桥梁最坚实的奠基者。(本文系2025年宁波大学商学院高水平教研论文培育项目“智慧教育下商科学生AI‘幻觉’的生成机理与干预路径研究”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商学院)

2025-08-27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232782.html 1 3 人工智能素养赋能国际 经贸人才全球胜任力提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