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微短剧助推文旅融合发展

姚志明

近些年,微短剧作为新兴传播形式,因为短小精悍、叙事紧凑、互动性强而走红,渐渐成为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凭借贴近生活、创意十足的表现手法,微短剧积攒起大量人气和广泛关注,也成为城市形象宣传以及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宁波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怎样借助微短剧实现文化传播和旅游推广的双赢,值得深入探究并加以实践。

短视频平台给予微短剧重要的技术和用户基础。我国2024年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5亿元,预计2027年超千亿元,“线上种草,线下打卡”成为年轻人旅游消费新风尚,这为国内城市借微短剧助力文旅融合创造了条件。

微短剧符合当下碎片化信息传播趋势和年轻人个性化需求。从社会意义上讲,文旅微短剧是城市旅游推广的新方式,也是传承和弘扬地方历史文化、提升城市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宁波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海上丝绸之路”商贸史、河姆渡遗址文化、天一阁藏书文化等,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以微短剧形式传播,可以提高城市品牌的知名度和年轻人对城市的认同感,也能为城市国际化传播开辟新渠道。

近几年,宁波布局文旅微短剧,推出了《河姆渡的骨哨声》《甬忆南侨梦归人》等带有地方特色的优秀作品,“微短剧里看宁波”等活动也持续积聚文旅微短剧创作资源,逐渐形成一定的区域影响力。不过,对比国内一些文旅微短剧先行城市,宁波在文化IP深度挖掘、传播渠道拓宽以及创作模式更新等方面还需加强。

国家对微短剧的发展给予大力扶持,国家广电总局2024年开展“跟着微短剧去旅行”专项行动,提倡地方打造优质剧目,给宁波推动文旅融合创造了重要契机。宁波拥有良好的数字经济基础,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在全国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居于前沿位置,发展文旅微短剧有着良好的技术根基及应用环境。以微短剧助推文旅融合发展,需要进一步探索符合宁波实际的路径与对策。

深入挖掘文化IP,彰显微短剧的地域特色。挖掘文化IP的意义,是通过对本土特色文化的整理再创作,形成特有的文化标签,助力城市的文宣品牌打造与推广。宁波要以海丝文化、非遗技艺、美食文化等本地特色文化资源为背景,打造高辨识度的微短剧,创作题材可包含历史传奇、都市生活、乡村振兴等方方面面,全方位彰显城市的文化风采。

强化政企联动,拓宽微短剧传播渠道。政企合作是微短剧实现规模化传播的前提,要积极协调文旅部门与抖音、快手、腾讯视频等头部平台深度合作,争取平台资源扶持。让企业、景区共同参与投资制作,实现内容传播与景区推广的双赢。

完善政策体系,优化微短剧产业生态。为集聚高质量创作资源,激发市场活力,可以设立专项资金,给予剧本孵化、制作补贴,举办“微短剧里看宁波”品牌赛事,吸引全国优秀创作者。实施税收优惠、人才引进、专业培训等配套政策,全方位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

创新互动体验,强化微短剧旅游转化。线上线下互动营销,能切实加强文旅融合的深度和游客的黏性。宁波可依据微短剧场景规划旅游路线,创作衍生文创商品。利用社交媒体进行传播与互动,举办明星见面会、粉丝旅游节等活动,提升游客的参与度,实现从线上观看到线下体验的高效转化。

坚持精品路线,提升创作与制作水准。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要坚守精品导向,这是文旅微短剧长久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需加速引进一流编剧和青年创作人才,加大本土团队的专业培训力度,凭借象山影视城、XR摄影棚等资源和技术上的优势,提升制作水平。

文旅微短剧的高质量发展,不但能够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像影视拍摄基地创建、文化创意产业链延伸、旅游服务设施改善等,形成更多元化且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点。

宁波应当紧紧抓住难得的发展机会,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推动内容更新、产业融合,不断产出优秀作品,完善文旅产业生态,实现“看短剧,爱宁波”的传播效果,从而找到具有宁波特色的文旅融合新路子,达到文化传播和旅游经济共同提升的目的。

(作者单位:宁波财经学院)

2025-08-26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232502.html 1 3 以微短剧助推文旅融合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