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廖业强 通讯员吴沿锰 张奕)“我们来钓鱼没多久就被发现了,还特地选了这么隐蔽的钓位……”近日,在象山县东陈乡松岙水库边的芦苇丛中,违规垂钓者面对突然出现的执法人员满脸错愕。暴露他们行踪的,正是东陈综合行政执法中队新投入的“空中哨兵”——一架搭载高清变焦镜头和红外热成像功能的专业无人机。有了它,执法人员从巡航锁定到查处仅用18分钟。
这支“铁翼”战队的故事始于今年初。为突破三个一级水源保护区点多线长、地形复杂的监管困局,东陈执法中队引入无人机巡查技术,构建起“空中监控+地面处置”的立体执法网。这台“空中哨兵”可对水源保护区实施全域扫描,尤其在清晨、傍晚等违法高发时段展开高密度巡航,已成为生态执法的“神兵利器”。
“过去巡查像‘捉迷藏’,现在有了‘千里眼’。”中队负责人张少杰介绍,这台无人机能在接到举报后快速抵达现场,利用高清摄像功能固定证据链,解决了传统地面巡查存在的视野受限、应急响应滞后等难题,使案件平均处置时间缩短了60%。除松岙水库案例外,系统启用半年来已累计飞行93架次,航程360公里,查处非法垂钓28起、非法捕捞1起,违法行为发现率提升近3倍。
“这铁家伙比老鹰还眼尖。”一名被查处的村民苦笑道。这台无人机带来的不仅是违法垂钓案件的查处数据,更是对潜在违法者的强大震慑。
未来,该中队还将给无人机增设违法语音驱离系统,发现违法行为可直接空中喊话驱离,同时开展操作技能特训,打造专业化空中执法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