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周晓思 通讯员王苏)昨日,宁波乡邦文献丛书《四明文库》捐赠仪式暨学术交流活动在国家图书馆举行。《四明文库》进入国家级文献典藏体系,成为国家图书馆第一部可公开借阅的纸本大型地方文库丛书。
宁波,古称四明,自宋以来文教兴盛,享有“浙东邹鲁”“文献名邦”的美誉。《四明文库》全面搜集、汇编宁波历代典籍,是宁波历史上规模最大、编纂最系统的地方文献出版工程,被列为宁波市“十四五”期间重大文化工程。自2021年12月启动以来,宁波出版社已出版四批成果,累计收录文献342种,分250册印行。
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四明文库》编纂出版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尚君,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原总编辑殷梦霞,宁波天一阁博物院院长庄立臻等专家学者,围绕乡邦文献丛书在中华古籍整理传播中的作用、地方文库编纂出版的文化价值与现实意义、宁波天一阁与国家图书馆的历史渊源等话题展开讨论交流,充分肯定《四明文库》项目的文献学术价值和宁波地方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
《四明文库》在编纂过程中,向国家图书馆采集了大量古籍底本,其中不乏孤本、善本,极大地丰富了文库的内容。值得一提的是,现存于国家图书馆的天一阁原藏古籍,将被数字化影印后作为《四明文库・外编》之《天一阁流散书丛刊(第一辑)》“归阁”,该项目已被列入“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古籍出版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