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0家

本报讯(记者孙佳丽 通讯员余三军)新材料测试评价中心累计服务企业超2000家;喂养家智能年投入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达19%,专利认证上百项;朗达科技公路桥梁结构健康监测技术方案获国家认可……记者近日从高新区管委会获悉,全区有效高新技术企业已达到1002家,这意味着高新区以全市0.37%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市约九分之一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既是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底气,也是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高企突破千家标志着高新区在培育创新主体、构建科创生态上迈入新阶段。

在高新区,企业成长总能跑出加速度。2019年,朗达科技甫一成立,高新区科创局知悉申报意向后,很快出台“一对一”高企培育方案,手把手指导建立研发辅助账,对接专业机构辅导专利申报。企业只用三年时间,便一跃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这种前置化服务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朗达科技董事长应国刚告诉记者,得益于全周期服务支持,企业研发费用连续三年保持60%以上增长,形成拥有7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的矩阵。

企业发展堵点在哪儿,高新区的工作就做到哪儿。浙江喂养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王丽霞对此深有感触:“因研发需要,我们急需扩大办公面积,是高新区在较短时间内帮助我们协调解决的。”

均胜智能汽车技术研究院正在申报高新区青年人才项目,相关负责人康嘉琦说,高新区设立丰富的财政补贴项目大大提升企业积极性,如对新认定的高企给予一次性奖励,对高端人才给予人才补贴等。

如今,高新技术企业这股创新性发展力量越来越强势,高新区正通过增量扩面,打造高企培育“蓄水池”:一方面,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优质初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示范企业—领军‘小巨人’企业”的梯次培育库;另一方面,梳理企业成长性、研发能力、知识产权等情况,形成“储备一批、培育一批、辅导一批、申报一批”的高企培育机制。

从“给优惠”到“赋能力”,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共建”。高新区还联合属地街道、孵化平台、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形成服务合力,全流程跟进企业申报进度,帮助企业查漏补缺,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申报通过率。

2025-08-08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229630.html 1 3 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0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