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桑洲“沉睡地”重现生机

本报讯(记者孙吉晶 通讯员胡琦 吴劼阳)“我们的高山玉米味道很好,均价每公斤10元,采摘头一天就卖出了3000多公斤。”这几天,宁海县桑洲镇六合村的50亩高山燕窝雪糯玉米迎来丰收,六合村党支部书记葛武军和村民一起,忙着为刚采摘来的玉米装箱。50亩玉米产量预计可达2.5万公斤,可给六合村集体带来20余万元的收入。

六合村是宁海县首个耕地碎片化整治及山坡地弃耕整治试点村,这50亩高山燕窝雪糯玉米就是第一批获得丰收的试验田。

六合村的耕地大多为梯田,地块面积小而分散,加上农耕基础设施薄弱、农作物种植成本高等因素,不少村民选择外出务工,村里耕地弃耕现象较常见。

今年3月,六合村作为宁海县首个试点,开启弃耕地整治工作,第一期整治200余亩。经过宁海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排摸,六合村共有耕地1647亩,其中约三分之二处于“沉睡”状态。按照“集中流转、连片整治、因地制宜”思路,对坡度在25度以上土壤较贫瘠地块采取艾草、油菜套种,光照较充足地块种植燕窝雪糯玉米,土壤状况良好地块种植高山蜜薯,砂性土壤地块则种植水果玉米。

当地村民可享受农产品销售收益,也可通过参与农事劳动获取报酬。“这次村里试种玉米,种植、施肥、采摘、打包,我全程参与,不仅在家门口挣到了钱,也很有成就感。”六合村村民葛宏信欣喜地说,他可创收8000多元。

除了六合村,桑洲镇还在南岭村、三星村、下洋周村开展弃耕地整治试点。眼下,这些村庄试种的燕窝雪糯玉米、水果玉米也开始采收、销售。

2025-07-26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227188.html 1 3 宁海桑洲“沉睡地”重现生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