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金 鹭 金宇涵
尹幸芷 郭婷茜
昨日,来甬参加第二届浙港现代专业服务合作会议的香港嘉宾,分别沿着“东方大港”“投资宁波”“科创宁波”“寻迹‘宁波帮’”四条考察路线,感受宁波的历史文化、创新动能、开放胸怀与硬核实力。
在宁波帮博物馆,解码百年商帮“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密码;在甬江实验室,触摸科技创新的强劲脉搏;在宁波舟山港,了解智慧化码头赋能高效作业……在宁波,香港嘉宾既捕捉到甬港两地合作的广阔空间,更对浙港携手共绘发展新篇章充满期待。
触摸“东方大港”的硬核实力
港口岸线绵延不断,自动化桥吊精准起落,智能集卡穿梭……在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与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嘉宾们近距离触摸“东方大港”的硬核实力与开放脉动,为深化甬港现代专业服务合作探寻新契机。
走进宁波梅东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8楼智慧展厅,数字技术正生动铺展港区“千万标箱级”的发展蓝图。来自香港的嘉宾不时举手提问:“智慧化转型中,如何破解集装箱卡车自动化与人工操作的混行难题?”“堆场全面自动化后,周转效率较人工作业能提升多少?”……
香港付货人委员会主席林宣武仔细询问智能调度系统的运作细节,听罢频频点头:“宁波舟山港的智能化、自动化经验值得借鉴。”
随后,嘉宾们来到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展厅。自2020年扩区以来,这片46平方公里的区域已构建起“一枢纽、三中心、一示范区”的发展格局。
宁波片区的特色亮点成就与制度创新成果,让对路泰国公司香港办事处首席顾问黎洳希眼前一亮。她坦言:“宁波的港口优势与香港的专业服务能力相结合,在供应链创新、跨境金融等领域大有可为。”
擘画投资宁波的发展蓝图
从银行路演会场的专业金融介绍,到城市展览馆各个展厅,近50位香港嘉宾跟随“投资宁波”线路,寻找甬港携手合作的新机遇。
嘉宾们走进宁波城市展览馆的展厅,不时驻足拍照、轻声交谈。宁波舟山港的壮观、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画的“智”造、互动驾驶体验的科技感……让不少第一次来宁波的嘉宾对这座城市印象深刻。
“在企业‘出海’方面,我认为香港和宁波有很大的合作空间。”曾多次来宁波的香港中华总商会会员甘志成说,“如今企业‘出海’方向广阔,而香港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宁波是一座很现代、很漂亮的城市,我们此次带着寻求合作的目的而来。”主营人工飞行训练器的企业Aerosim(HK)Limited营运总监曾浩铭告诉记者,低空经济产业正在迅速发展,“宁波的制造业非常强,有不少同行企业入驻,希望未来能有机会在这里建立我们的生产线”。
直击科创高地的“智汇”成果
“叮咚”一声,一块陶瓷从两米高处重重落下,发出清脆的金属声后却毫发无损。嘉宾们刚踏进甬江实验室一楼展厅,就遇到了“惊喜”。
“这是一种新材料,如同橡皮一样柔软却具有陶瓷的优良性能……”听着讲解员的述说,香港大学教授王跃宣拿起一块陶瓷,兴致勃勃地研究起来,“这种室温塑性陶瓷,能应用在汽车排气管等腐蚀环境中,希望将来有机会和宁波开展更深度的合作”。
橡皮一样柔软的室温塑性陶瓷、刚柔并济的金属、XR芯片……甬江实验室现场展示的“硬科技”和各种新材料让嘉宾目不暇接。
人才是培育科技力量的根基。上月,宁波东方理工大学获得教育部批复成立,成为宁波人才培养的新高地。在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实验室,嘉宾们饶有兴致地观看全固态电池技术、低空经济等科研项目、科技成果,对学校高定位办学充满信心。
“这里是一个科技聚集、人才汇集的地方。”参观完毕,一邦国际网上仲调中心署理行政总裁兼首席技术官梁振声,对宁波的科创环境表示肯定。
感悟爱国爱乡的赤子情怀
在包玉刚故居,嘉宾们依次参观了“包氏一脉”“船王之路”“厚德传世”等展厅,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实物展品和文献资料,深入了解“世界船王”包玉刚从宁波走向世界的传奇人生。
包玉刚的奋斗历程和家国情怀令嘉宾们深受触动。“参观包玉刚先生故居,才真切体会到他的脚踏实地、睿智果敢。”香港特别行政区中西区区议会议员吴然表示,这些特质与香港企业家精神高度契合,也为浙港、甬港合作提供了深厚的文化纽带。
随后,嘉宾们来到宁波帮博物馆。在“筚路蓝缕”“建功立业”“赤子情怀”等主题展区前,嘉宾们驻足仔细观看,深受感动。
从早期闯荡上海滩、远渡重洋,到改革开放后积极回乡投资兴业,宁波籍海内外人士始终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香港中华总商会文化委员会主席、妇女委员会荣誉主席蔡关颖琴说,宁波人身上展现的勤奋务实、识势应变的智慧令人敬佩,期待未来宁波和香港能在更多领域深化交流、拓展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