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龚旭琪
聚光灯下,终场哨响。“浙BA”宁波赛区冠军花落余姚队。短短5天,23场赛事,场场爆满、一票难求。
这场“草根”参与的篮球盛宴,是广大市民为共同荣耀呐喊的舞台,是千年港城澎湃活力的最新印记。
从企业老板到石化工人,从学校老师到公安民警,“草根”球员用汗水与热爱,演绎着速度与激情的对抗,生动诠释着宁波人“甬”立潮头、“甬”攀高峰、“甬”往直前的精神内核。
一场业余赛事,成了一场映照城市品格、激荡文化力量、拉动消费热潮、彰显文明高度的全民盛事。此刻,篮球赛不只是一项运动。
演绎城市精神的赛场
弄潮儿,涛头立。“海洋基因”赋予宁波人敢拼的精神品格。小组赛第三场,宁海队对阵海曙队打得惊心动魄,你追我赶,互不相让,比赛罕见地进行了两个加时。来自镇海的赵奎强,以47岁“高龄”拼搏赛场,只为“突破自己”,为孩子们做一个榜样。江北队的张瀚,在球队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急不躁,带领球队劈波斩浪,奋力前行。
赛程密集是对体能的考验,更是对意志品质的考验。历经千次跌倒仍拂尘而起,万般挫败化作淬火般的执着。这,或许就是“奥运冠军之城”的底色。
展示地域文化的舞台
“你有鸣鹤古镇的小桥流水,我有前童古镇的古韵悠悠”“你家杨梅酸甜多汁,我家枇杷甜润生津”……比赛尚未开打,各地已经在场外展开了“文斗”。他们斗诗歌、写小说、下战书、送家书……不遗余力地展示自己的文化特色。
相差400多年的“王安石”和“王阳明”“穿越时空”,来到现场为各自代表的队伍加油助威,“王阳明”告诫球员们,要“知行合一”“此心光明”,赢球要赢得光明正大;“王安石”说,打球要有智慧,要“大开大合”“大破大立”……传统优秀地域文化与体育运动完美融合有了具象表达。
赛事“秀”的不只有球技,还有非遗展示。梅山舞狮在铿锵有力的锣鼓声中刚刚退场,蛰伏已久的奉化布龙就“游”进了赛场,忽而腾跃,忽而翻滚,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据了解,5天的比赛,有数十项非遗次第登场,体育赛场成为连接地域文化与大众的纽带。
促进文旅消费的新引擎
夜幕下的宁波市体育发展中心体育馆外,“NB2-跟着浙BA游宁波”嘉年华灯火璀璨。美食区里,阿国生煎摊位前长龙蜿蜒,成为全场最火的“顶流”。
决赛日的嘉年华,99个摊位吸引超1.5万人次。老字号美食、文创非遗、体育用品各展风采,消费狂欢同步上演。比赛期间,有关部门联合滴滴平台推出“浙BA”专属打车券包,发放出行优惠券1.5万余张。
“赛事+文旅体验”“赛事+服务消费”有了新注脚。持“浙BA”门票可在宁波21家景区享免费或5折优惠。22个商圈直播赛事吸引超3万人次,花园里商圈和潜龙社区联合设置“浙BA”观赛点,人气爆棚。
“门票+球票”打包、“看球+吃住”套餐等“篮球+”组合拳拓展附加值,“浙BA”正以“体育+文旅”新形态,成为激活消费的新引擎。
赛场内外皆风景
赛场内外,一幅幅动人画面次第展开。清晨7点多的宁波市体育发展中心体育馆内,15岁的学生志愿者邵文希和同学已穿戴整齐,65岁的邵心红正仔细检查饮水设备,这群年龄跨度半个世纪的志愿者,用热情开启赛事的一天。
观众用文明为赛事添彩,有序入场时的安静排队,观赛时的热烈呐喊,赛后自觉清理垃圾的身影,彰显着城市文明素养。
球员在激烈对抗中谨守体育精神,对手摔倒时拉一把的友善举动,让竞技更有温度。
赛事的顺畅运转离不开多方协作。公安民警维护秩序、医护人员严阵以待、综合执法人员保障环境……各部门高效联动,尽显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从球员到观众,从志愿者到保障人员,每个人都在用行动诠释着体育的魅力与城市的文明,让“浙BA”不仅是篮球的盛宴,更成为宁波精神风貌的全景展现。
篮球场上跃动的身影,正如宁波这座城市永不停歇的脉搏。
未来,这份源自“草根”、属于全民的篮球热忱,将持续为宁波注入不竭的活力与向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