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黄银凤 实习生 应宁怡
通讯员 项聪颖
昨天,宁波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珍贵的“客人”——来自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的青铜人头像、中型面具、铜眼形器等18件文物。这些充满古蜀文明神秘色彩的文物,即将在7月22日开幕的“吉金万里——中国西南地区青铜文明特展”中与观众见面。记者进入展厅,见证了这批国宝级文物的布展过程,带你先睹为快!
文物开箱:神秘面具揭开面纱
上午10点,宁波博物馆一楼特展馆内,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拧开运输箱上的固定螺丝,揭开层层保护材料,一件件三星堆文物逐渐露出真容。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保护专家谭本均全程指导。他说:“面具被放在定制的箱子里,内部根据面具形状镂空,并垫有海绵,确保运输过程万无一失。”
在此次展出的18件三星堆文物中,13件为国家一级文物,包括两件青铜人头像、中型面具、铜眼形器等。这些文物均出自三星堆二号祭祀坑,造型夸张、风格独特,是古蜀王国神权与王权并重的生动体现。
青铜人头像面容清瘦,眼睛硕大,耳朵上有穿孔,可能是用于佩戴耳环的;中型面具则突出了古蜀人对“神性”的崇拜,其张扬的双耳和宽阔的嘴部设计,展现了先民非凡的想象力。
展览亮点:不止三星堆,西南青铜文明全景呈现
“吉金万里——中国西南地区青铜文明特展”由宁波博物院与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联合主办,汇集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五地多家文博机构的165件(套)珍贵文物。展览以西南各地区青铜文化的独特性为主线,通过考古实证与艺术叙事,展现巴蜀、夜郎、古滇、瓯骆等古国文明的独特创造力及其与中原文明的交融历程。
宁波博物院典藏研究部副主任徐琴说:“整个展览的视野更为广阔,观众可以看到西南地区青铜文明的多元面貌。”
展品中不乏稀世珍宝,比如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馆藏的立牛铜贮贝器,器盖上的牛身可旋转,设计精巧,是古滇国的“存钱罐”,也是记录历史的“立体史书”;广西民族博物馆馆藏的四出钱纹铜鼓,纹饰繁复精美,展现了与三星堆相似的太阳崇拜文化;黔西南州博物馆馆藏的羊角钮钟,造型独特,是礼乐文化的重要见证。
文物开箱后,工作人员根据每件文物的特点,将其轻放在定制支架上,并调整至最佳展示角度。谭本均介绍:“青铜器对湿度和温度非常敏感,展柜内配备了恒温恒湿系统,确保文物在展出期间保持稳定状态。”此外,展厅灯光也经过特殊设计,避免强光直射文物,以保护其表面色泽。
西南地区的青铜文明以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与中原文明相互辉映,共同书写了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灿烂篇章。
“预约开放以来,观众热情高涨,部分周末的售票量已突破千张。”宁波博物院相关负责人说。这场跨越山川的文明对话,将为宁波市民和游客带来一次难忘的文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