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薛高被申请破产的启示:

‌没有真本事扛不住市场的风吹雨打

丁慎毅

7月16日,钟薛高食品(上海)有限公司新增破产审查案件,案件公告显示,因法院在执行中发现钟薛高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经债权人申请,法院中止执行,并将被执行人的案件移送进行破产立案审查(7月17日光明网)。

钟薛高“破产”的消息一出,网上议论纷纷。有人调侃“雪糕刺客终于凉了”,也有人感叹“‘网红’品牌逃不过昙花一现”。“雪糕贵族”的陨落,远不止是一个品牌的失败,更是当下商业世界浮躁与虚火的缩影,给所有企业敲了一记警钟:‌没有真本事的“网红”,终究扛不住市场的风吹雨打。‌

曾几何时,钟薛高靠着“瓦片造型”“厄瓜多尔粉钻”的营销故事,把一支雪糕卖到66元,还让年轻人抢着买单。可当消费者发现,所谓“特级红提”不过是普通葡萄干,“天然乳脂”实为植物油,甚至雪糕烧都烧不化时,信任瞬间崩塌。这背后是一个简单却深刻的道理:‌消费者或许会为“面子”买单一次,但绝不会为“骗子”买单第二次。

如今的消费者越来越精明。他们不再迷信“贵就是好”,而是会算一笔账:一支30元的雪糕,到底比3元的甜筒好在哪里?如果只是包装更花哨、广告更响亮,那这钱花得值不值?钟薛高的失败,说明了一个趋势:‌市场正在从“为符号买单”转向“为价值买单”。‌消费者要的是实在货,不是虚头巴脑的“面子工程”。

钟薛高是典型的“资本催熟品”,但其“烧钱换规模”的打法,在互联网行业或许能跑通,在食品行业行不通,吃到嘴里的东西,品质好坏一口就知道。钟薛高的问题在于,钱都花在了营销和渠道上,供应链、品控这些“基本功”却一塌糊涂。等资本热潮退去,泡沫一戳就破。

钟薛高的教训,值得所有企业三思:别把消费者当“韭菜”。高价不是问题,问题是高价要有硬支撑。如果只会编故事、炒概念,迟早被反噬。别让资本牵着鼻子走。资本要的是增速,但企业要的是生存。为了讨好投资人盲目扩张,最后可能连老本都赔光。必须清楚自己服务的是谁、该赚什么钱,回归“过日子”的商业逻辑。消费者更看重“值不值”,企业要想活得久,就得像菜市场的小贩一样算账:成本多少、利润多少、顾客会不会回头。那些“靠情怀溢价”“靠国潮收割”的玩法,靠不住。

商业世界最公平——你糊弄消费者,消费者就淘汰你;你敬畏市场,市场就回报你。市场的答案,永远写在消费者的账本里。‌老百姓过日子,图的是实在。那些能活下来的企业,一定是丢掉幻想、脚踏实地的主。它们可能不会一夜爆红,但会在时间检验下,慢慢熬成消费者心里的“必选项”。

2025-07-18 钟薛高被申请破产的启示: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225364.html 1 3 ‌没有真本事扛不住市场的风吹雨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