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下坚守”呼唤“制度清凉”

徐剑锋

连日来,持续高温,热浪滚滚。在甬台温高速改扩建宁波南段鄞奉高架桥施工现场,建设者们顶着烈日,与高温较量,用专业和汗水保障着工程的质量与进度(7月6日《宁波日报》民生版)。

尽管酷热难当,可总有一群可亲可敬的劳动者为了保交通畅通、保万家平安、保城市运转,要继续顶着烈日,奔跑在路上,奋战在一线。从快递员到电力抢修人员,从环卫工人到建筑工人,从交警到城管队员,透过烈日下劳作的身影,是蒸,是烤,是流不完的汗水,是劳动的艰辛……他们用质朴的选择,阐释了纯真的职业精神,体现了为民责任和情怀。

感谢高温下坚守的劳动者!我们不仅要给予掌声和喝彩,更不能吝啬关爱与尊重。譬如,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酒驾、不超速,就能让交警指挥得更轻松惬意;不车窗抛物,不乱扔垃圾,主动捡起地上的纸屑,就是在给环卫工人“减负”;多省一度电、一滴水,都是在用实际行动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高温下的坚守,同样需要与爱同行。哪怕只是一个微笑、一句“谢谢”,或是请他们进店歇歇脚,为他们递上毛巾擦擦汗,看似普通的小举动、平凡的小细节,却能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劳动的价值,释放出更大的劳动激情。一座文明的城市,一个和谐的社会,理当如此。

我们无法改变“烧烤模式”,但我们可以营造“制度清凉”,并提供强有力的可靠保障。这既有赖于企事业单位要更加关心与关注这些坚守岗位者,最大限度地营造凉爽舒适的工作环境,把可以预见的酷热灾害控制好、预防好;也要更加注重权益保障,高温保护不能成为施舍,高温补贴不能成为“纸上福利”,这不只是良心和责任问题,更是一条不可逾越的底线。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岗位都必须“坚守高温”。一个文明而进步的社会,恐怕不能再一味地鼓吹“战天战地战高温”了,而应该教给大家“理性避暑”的本领。因为,人的健康与生命才是最重要的。保证高温下劳动者的休息权,该调整作业时间的要调整,该歇歇的还是要歇歇,能停工的就停工,这绝不能成为一句空话;而且,当高温达到一定程度,突破了人的生理极限时,叫停室外劳作是合理的,也是必需的。

(欢迎投稿,来稿请发民生邮箱1871684667@qq.com)

2025-07-07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223062.html 1 3 “高温下坚守”呼唤“制度清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