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之风浸润心田

——我市积极打造廉洁文化精品

镇海区招宝山街道西门社区举办“开笔启智慧 精彩‘廉’联看”活动,引领孩子以廉为荣、以清为美。(张瑾 摄)

镇海区举办“匠心铸廉 手艺传廉”展示体验活动。(王鹏 摄)

记者 吴向正 通讯员 甬纪轩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清风徐来,廉润人心。近年来,宁波市纪委监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把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持续推进全域廉洁文化建设,为宁波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廉动力。

在推进廉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各地牢牢依托和盘活本地深厚的廉洁文化资源,有机串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廉洁元素,不断丰富廉洁文化载体,积极打造“廉路”“廉影”“廉曲”等廉洁文化精品,以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廉洁故事,让清廉之风浸润心田,让廉荣贪耻、崇廉尚洁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习惯。

“廉路”:16条精品线构建城市清廉脉络

“通过参观宁波家风馆、中国御史文化陈列馆,我又接受了一次廉洁教育,认识家风正、民风淳、国则兴的深刻含义。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要在良好家风传承中守好廉洁底线,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为社会发展作贡献。”家住江北湾头的吴先生利用周末时间,在与家人一起游览了海曙区古林镇茂新村后不禁发出感慨。

地处茂兴村的宁波家风馆、中国御史文化陈列馆,加上海曙章水红廉馆等点位,构成了海曙“御史故里聆家训 家风传承颂清廉”廉洁文化精品线,这是宁波市16条“清风廉韵”廉洁文化主题精品线之一。这条汇聚家风文化、农耕文化的廉洁文化精品线路一经推出即“出圈”,前来接受教育的党员干部、研学群众络绎不绝。

近年来,依托全市43家市级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各地统筹整合资源、串联特色点位,紧扣“寓廉于景、融廉于行、化廉于心”理念,在市纪委监委统筹指导下,持续打造“清风廉韵”廉洁文化主题精品线路。今年,市纪委监委机关联合市直机关工委、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及市国资委等单位,通过系统培育、实地评估、迭代升级,进一步优化推出16条精品线路,推动廉洁教育从单向灌输向沉浸式体验转型。在近日举办的“同清廉·共发展”全市廉洁文化月活动“廉路”推介现场,这16条精品线路集中亮相——江北区以清风园为核心,有机串联真理园、同心园等教育基地,打造“真理在心·清风伴行”特色专线;镇海区创新推出“探究植物智慧,涵养清风正气”主题线路、市属国企打造“廉韵淌运河,清风扬新貌”精品线等,为干部群众提供了沉浸式、体验式廉洁文化教育场景。据不完全统计,自推出以来,16条精品线路接待参观学习者已突破500万人次。

化风成俗,廉润人心。16条“清风廉韵”廉洁文化主题精品线如同一条条七彩斑斓的彩带,在甬城大地上下飞舞,构建起覆盖全市的城市清廉脉络。

“廉曲”:多彩艺术传播时代“廉”音

近年来,我市相继创作了一个又一个以廉洁为主题的文艺精品力作,推动传统艺术与廉洁题材相融合,使“廉洁文化”有了“文艺范”,通过多彩文艺,有力传播时代“廉”音,这是我市廉洁文化建设的一大出色成果。

我市创排的首部以廉洁文化为题材的原创越剧《走马御史》取材于《宋史·陈禾传》,讲述了北宋宣和年间,明州鄞县走马塘(今宁波市鄞州区走马塘村)人陈禾身为御史不畏权势、清正廉洁、忠贞报国的故事。该剧在全国各地巡演50余场,并亮相北京国家大剧院,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追捧。该剧荣获“李渔杯”首届全国清廉戏曲“十佳剧目”奖,入选浙江省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作品名单。

“乾坤有正气,凝而有清廉。清者水之洁,廉者物之巅。方正行大道,浩气留人间……”2024年5月份原创越剧《廉相张知白》在鄞州区云龙镇首演。该剧讲述了北宋宰相张知白与贪官污吏、朝廷权贵斗智斗勇的故事,是鄞州区纪委监委挖掘当地宋韵文化中廉洁元素、打造“堇邑清风·宋韵鄞廉”文化品牌的一大精品力作,深受城乡居民的喜爱。

江北区纪委监委取材李氏家族实业救国的故事,创编了沉浸式廉洁文化剧目《入廉戏·百年澄碧》,该剧以宁波老外滩为舞台,共分《百年风云》《百年清韵》《百年华服》《百年澄碧》四幕,通过“行进式”观演模式,演绎李家三代廉洁故事和优良家风。

北仑区以“党章守护者”张人亚为主线,全方位构建起文艺精品矩阵,连续推出话剧、3D版微话剧、人物传记《张人亚》,电影《力量密码》被中宣部列入文化产业专项资金“推动影视产业发展项目”支持项目。

目前正在开展的全市廉洁文化月活动中,“清廉宁波·廉曲”是其中一项子活动,市纪委监委会同有关单位将精选《走马御史》《花中君子》等经典戏曲片段,组织开展廉洁戏曲展演,将历史故事与时代精神相融合,以古鉴今、以今承古,多维度展现反腐倡廉、镜鉴警示、家风传承,让清廉之声响彻舞台,让清风正气浸润人心。

“廉影”:光影镜头定格廉洁弘扬新风

用镜头定格廉洁印记,用光影传递清风正气。日前举行的全市廉洁文化月“廉影”展示活动,80幅“廉潮‘甬’动·清风‘丽’影”廉洁摄影大展获奖作品惊艳亮相。在组照《八廉图》前,参观者陈先生驻足凝视,“这个作品选取了独特的视角,再现了‘一钱太守’‘二不尚书’等八位‘清官’的历史场景,通过摄影师的精心设计,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的风貌与气息,感受历史的生动与鲜活。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另一种诠释,更是对当下时代的深刻启示。”

在中国纪检监察杂志社、浙江省纪委监委、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下,宁波市纪委监委会同丽水市纪委监委等单位共同承办了首届“廉潮‘甬’动·清风‘丽’影”廉洁摄影大展。活动自启动以来,获得全国摄影爱好者、广大纪检监察干部的热烈响应,征集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照片20600多幅(组照)。经过多轮严格评选,选出80幅入展作品,这些作品或以具象场景还原廉洁瞬间,如《清风茶社》定格干部群众品茶话廉的温馨时刻;或以象征手法隐喻清廉品格,如《莲韵》通过水墨莲影传递“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境界,极具感染力的视觉叙事直抵人心,展现了廉洁文化的多元表达。

“此次‘廉影’展示集中呈现党风廉政、清廉单元建设、廉洁文化建设三类入展作品,通过视觉语言,生动诠释了‘勤廉建设人人有责、从我做起’理念。”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推动廉洁文化从单向传播向双向互动转变,扩大公众对廉洁文化的参与度,持续放大廉洁文化建设的示范效应和辐射效应。

“共建”:携手推动清廉文化深入人心

近日,在“罗城寻廉迹・海曙印清风——青年定向赛”活动现场,机关青年与高校学子组成的参赛团队穿梭于历史遗迹与现代场景之间,以定向打卡、文化体验等形式,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廉洁文化之旅。

本次活动由海曙区纪委监委机关主办、海曙团区委承办、宁波工程学院机器人学院协办,系海曙区廉洁文化月“曙色廉韵·罗城清风”系列活动之一。活动以罗城六门遗址为坐标,在东渡门、灵桥门、长春门等点位设置六大打卡点,每个点位融入对应的廉吏故事与特色廉洁元素,形成“一步一廉景”的沉浸式体验场景。

“这种设计就像一场‘廉洁文化寻宝游戏’,我们在破解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记住了很多廉吏故事,对廉洁文化内涵有了更深的感悟。”来自宁波工程学院的参赛学生表示。

近来,全市各区(县、市)纪委监委纷纷结合各自文化特色和资源优势,与宣传、文旅等单位加强协调对接,联合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个性化清廉宁波共创共建活动,广泛开展送廉洁文化进机关、进村居、进学校、进医院、进企业、进行业、进家庭活动,进一步增强廉洁文化月活动的渗透力、穿透力,谱写“浙里廉风”品牌的宁波篇章。

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我市纪检监察系统连续五年开展“清廉宁波·你我同行”系列活动,通过深入走访基层一线,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形象展示各地各部门开展清廉宁波建设的特色做法及工作成果,通过案例分享、优秀案例评选等方式,将“清廉医院”“亲清政商”“清廉机关”建设中一批可复制、可借鉴的做法进行推广,助力全市清廉单元建设扩展提面,推动行业条线涌现深度融合业务的“众创廉盟”“杏林清风”等清廉单元建设品牌。

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市纪委监委将立足本土文化资源禀赋,深入挖掘提炼非遗、御史文化、文物古迹中蕴含的廉洁元素与廉洁故事,积极构建多域覆盖、多元传播的廉洁文化矩阵;同时,深化科技赋能廉洁文化建设,探索廉洁文化与VR、AR等前沿技术的创新融合路径,打造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教育场景,实现“精准滴灌”式的分众化教育,持续提升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吸引力、感染力。

2025-07-03 ——我市积极打造廉洁文化精品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222365.html 1 3 清廉之风浸润心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