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彬
2004年2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全省首次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高度重视民营企业的党建工作,积极探索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不断增强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渗透力、影响力和覆盖面,更好地发挥其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地方到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营经济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二十余年来,宁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开展了“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的生动实践,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
党委领航:织密组织网络,筑牢红色堡垒
宁波市委将民营企业党建作为基层党建的重点领域,纳入全市党建工作总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推进。
扩大组织覆盖,消除“空白点”。十多年来每年集中开展“奋战60天、集中抓组建”专项行动,通过全面查、清底数,采取分类推进,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支部建在楼道中、项目上和专业协会里,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等一系列行之有效做法,灵活运用“联合建、挂靠建、孵化建”等方式,着力消除组织覆盖的“盲区”,推动民营企业党组织应建尽建,打造了经纬清晰、纵横联动的党组织全覆盖版图。目前,全市职工80人以上民营企业有党组织、30人以上企业有党员比例均达100%。
增强组织力量,提升“战斗力”。在实现“有形覆盖”基础上,全市各级党委着力推动“有效覆盖”向“有力覆盖”跃升。选优配强“领头雁”。选拔党性强、懂经营、善协调的优秀党员担任书记,推行党组织书记与企业决策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推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到民营企业兼任“第一书记”,探索推行“轮值书记”,为新建党组织或薄弱党组织提供精准指导。激发组织“新活力”。以企业出资人、企业管理中层、业务骨干、生产能手等为重点发展对象,持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确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的要素保障体系,实现民营企业党建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推行“车间微党课”“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等,创新活动载体。
赋能发展:红色引擎驱动创新车轮
宁波民营企业党建的实践探索,党建工作并非游离于企业发展之外的“负担”,而是聚势赋能企业健康发展的“红色引擎”。
强信心,把稳发展之舵。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转型升级的挑战,市、区(县、市)两级党委组织部门、统战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和工商联、贸促会等,结合职责分工,举办企业出资人培训班、政策解读会等活动,帮助企业家及时把握政策红利和发展机遇,廓清思想迷雾,增强发展定力。企业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促进企业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据宁波市委组织部与浙江大学联合发布的《民营企业党建与创新发展关联性研究报告》显示:“党建示范点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达3.8%,较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均值高1.2个百分点”。
促创新,提升核心实力。党组织成为企业汇聚智慧、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平台。搭建创新平台。广泛设立“党员技术攻关小组”“党员创新工作室”“金点子征集平台”等,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组织党员带头攻坚克难。融合人才优势。推动党员骨干在关键岗位、重大项目上挑大梁、当先锋,将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企业的人才优势和创新动能。
育人铸魂:引领成长之路,担当社会之责
宁波民营企业党建不仅着眼于企业的发展壮大,更致力于促进包括企业家和广大员工在内的民营企业人士健康成长。
促进共同成长,塑造时代新人。党组织成为民营企业人才成长的“孵化器”和“加油站”。塑造先进文化。重视企业接班人培养,将党的先进思想和价值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倡导工匠精神、契约精神、诚信经营,营造崇尚创新、追求卓越的内部氛围。畅通发展通道。推动实施“双培工程”——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为优秀人才提供广阔舞台。
引领责任担当,厚植家国情怀。在党组织引领下,宁波民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蔚然成风。助力共同富裕。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市号召,通过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公益捐赠等多种形式,深度参与东西部协作、山海协作工程、“万企兴万村”行动和社会公益慈善活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党组织引领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协同解决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促进和谐劳动关系。
未来展望:任重道远,大有可为
尽管宁波民营企业党建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处于深化提升的关键阶段,面临一些亟待破解的难题,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能。
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在思想凝聚、组织覆盖、业务互促、制度保障等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认识与实践的温差。部分企业出资人对党建工作不理解、不了解,有些新生代企业家对党建工作存在模糊认识和思想误区;职工在30人以下的小微企业党组织联建多、单建少,存在联而不合、有组织少活动的现象;部分已建党组织活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吸引力凝聚力不足。党建与业务的融合。以党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实效在有些企业还不够明显,在职工群众中的影响力较弱。
为此,要直面挑战,持续改进提升;把握机遇,开拓广阔空间。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找准党建工作与民营企业发展的融合点、共振点和关键点,因企制宜发挥推动发展、集聚人才、引领文化、促进和谐等作用,把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激发民营企业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作者单位:市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