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王 博
通讯员 宓伊沛 杨晓洁
在鄞州区东胜街道徐戎路上,有一家面积约80平方米的车行。每天早上7点半,48岁的店主叶苗胜和妻子张秀丽准时开门,开始一天的忙碌。16年前,夫妻俩怀揣梦想,拿出所有积蓄开了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维修铺,一路打拼,把小店铺发展成了一家以修理为主,兼营电动自行车销售的车行。更令人感动的是,如今这里已不是单纯的修车铺,而是成了附近新就业群体的“解忧修车铺”。
这家车行紧邻宁波集合广场,周边餐饮店铺林立,每天穿梭着大量外卖小哥、快递小哥,电动自行车维修需求十分旺盛。
叶苗胜和妻子深知新就业群体工作的不易与艰辛。于是,夫妻俩达成一致:针对新就业群体,提供免费检修、充气、加润滑油的服务。
在为那些小哥修车时,夫妻俩总会主动给他们打折,对于一些零部件的更换,也只是象征性地收点成本费。遇到小哥一时没带够钱,夫妻俩也从不催促,总是笑着说:“没事,等你方便时再说!”
30岁的王佳是一名外卖小哥。前不久的一天傍晚,他正风风火火地赶去送餐。不料车轮突然爆胎,眼看着订单即将超时,他心急如焚。在别人的推荐下,他推着车一路小跑来到了叶苗胜的车行。
叶苗胜看到满头大汗、焦急万分的王佳,没等他开口,便迅速接过车子,安抚道:“别急,别急,先骑我的车,别误了订单!”
这样温暖的故事,在这家车行经常上演。有的快递小哥在送货途中,刹车突然失灵,或是车子半路抛锚,一个电话打过去,无论多晚,叶苗胜都会立刻带上修理工具,赶到现场维修。有一次,一名快递小哥在送货途中车子出现故障,叶苗胜接到电话后,顾不上吃晚饭,迅速驱车前往。当时天空还下着雨,在昏暗的路灯下,叶苗胜蹲在地上仔细检修车辆,任凭雨水打湿了衣衫。
除了及时维修,叶苗胜还处处为小哥着想。前不久,一个江西小伙初到宁波,打算从事外卖配送一行,无奈手头拮据,连买电动自行车的钱都拿不出来。他试探性地询问叶苗胜,能否先把车子骑走,等发工资了再付钱。
叶苗胜看着眼前这个充满期待又略带忐忑的年轻人,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行!放心骑走吧!好好干!”一个月后,小伙子如约前来付钱,对叶苗胜感激不已,两人也因此结下深厚的情谊。
叶苗胜和妻子在宁波打拼了近20年,一路摸爬滚打,历经无数艰辛,才走到了今天。“我特别能理解那些和我一样学历不高、背井离乡来到这里打拼的小哥的不容易,总想着尽自己力量为他们做点什么,给他们送去哪怕一点点的温暖也好!”叶苗胜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