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顾佳诚 通讯员张云霞)近日,在余姚市马渚镇四联村大盛水产养殖基地,工人正忙着捕捞鲫鱼苗。随着百米渔网缓缓收拢,网中数万尾鲫鱼苗活蹦乱跳。当天该基地共捕捞鲫鱼苗120万尾。
在标准化作业区,工人正有序进行鱼苗筛选、称重等工序。“这批体长3厘米左右的小规格鱼苗,特别适合与南美白对虾套养,能显著提升综合效益。”基地负责人夏荣焕介绍,目前正值鱼苗销售黄金期,基地每日出货量可达100万至300万尾,最高峰时日发货量突破500万尾。
为保障鱼苗品质,工人将捕捞后的鱼苗暂养在增氧网箱中。“客户的车次日一早就到,我们必须在当天傍晚前处理完所有订单。”夏荣焕说,这些鱼苗主要发往上虞、象山等地。
据了解,该基地采取“二八策略”分批销售,八成鱼苗在春夏季销售,两成养至年底作为大规格苗种出售。除当前主打的鲫鱼苗外,花白鲢、草鱼、青鱼、鳊鱼、黄颡鱼等鱼苗也将陆续上市。
大盛水产养殖场曾获浙江省数字农业工厂、宁波市淡水鱼生产养殖标准化示范单位等荣誉。近年来,该养殖场已投入30余万元打造数字化“智慧养鱼”模式,通过智能化升级大幅提升养殖效率。
目前,基地每个鱼塘都安装了自动投饵机,并引入智慧渔业管理技术,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水温、pH值等关键数据,管理人员可通过中控大屏或手机App进行监控,系统还具备异常数据预警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