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多年不熄的文化火种

天一阁究竟藏着多少文化传奇

记者 周晓思

一座历经450多年风雨的木质藏书楼,为何能屹立不倒?被誉为宁波文化地标的天一阁,又珍藏着哪些鲜为人知的典籍与人文故事?

前天下午,宁波市社科联副主席、市社科院副院长陈建祥做客宁波图书馆天一讲堂,以“江浙图书半天下——从天一阁的书与人谈起”为题,带领现场百余名观众走进这座文化地标的精神世界,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之旅。

本次讲座从天一阁的命名渊源展开。陈建祥详细阐释了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阁名取自《易经》“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创始人范钦以此寄托以水克火、守护典籍的美好愿望,体现了传统建筑文化中的防火智慧;第二种说法则与范钦收藏的龙虎山天一池石刻有关。据清代学者全祖望在《天一阁碑目录》中记载,范钦建阁时先开凿水池,后汇集碑刻,其中“龙虎山天一池石刻”上镌刻的“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字样,成为阁名由来的重要依据。两种说法相互印证,共同为天一阁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神秘色彩。

天一阁作为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现有馆藏典籍30万卷,珍椠善本8万余册。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统计,天一阁所藏善本数量位居全国第九,并有189部5493册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陈建祥重点解读阁中特色典藏,其中明代地方志、科举录尤为珍贵。天一阁现存的271种地方志中,164种为海内孤本;379种明代科举录中,90%以上为孤本,占现存明代科举录总量的80%以上。此外,乾隆御赐的《古今图书集成》等“荣耀三宝”,王羲之、黄庭坚等名家碑帖,以及明代《永乐大典》残卷等海内珍本,共同构成了“江浙图书半天下”的文化盛况。

“藏书楼的灵魂,在于人与书的千年对话。”陈建祥讲述范氏家族十三代接力守护藏书的传奇故事:从范钦建阁立规,到后世子孙恪守“烟酒切忌登楼”“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等祖训;更特别提到黄宗羲作为首位获准登阁的外姓学者,由此开启了天一阁从“私家秘藏”向“文化公器”转变的重要转折。

谈及“天一阁的宝藏”,陈建祥重点解读了堪称书法界国宝的镇馆之宝——神龙本《兰亭序》。天一阁所藏的丰坊刻神龙本《兰亭序》碑石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现存所有神龙本帖石的祖石,价值不可估量。

2025-05-12 450多年不熄的文化火种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213328.html 1 3 天一阁究竟藏着多少文化传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