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海大桥巡检 无人机“上岗”

这一项目入选全国名单

工作人员使用无人机巡检大桥。(金鹭 余明霞 摄)

记 者 金 鹭

通讯员 余明霞 徐 皓

全长36公里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已有约17年的“工龄”。每2秒,桥上就有一辆车驶过,目前已通车近2.5亿辆。

建成时间长,通车量大,这座钢铁巨龙如何养护?

宁波给出的方案是,使用搭载双目视觉传感器的无人机,自动识别裂缝、涂层剥落等病害,用“数字眼”为大桥提供智能化的管养方式。

近日,这一“杭州湾跨海大桥无人机智能巡检应用”项目,成功入选全国低空无人机应用公路巡查检查先行试验项目名单。

“目前,主流的桥梁定期检查方式是采用桥梁检查车作为移动平台,人工在移动平台上寻找病害并做记录。”宁波市杭州湾大桥管理有限公司有关工作人员介绍。

这种作业方式存在诸多弊端。

首先,桥梁检查车作业要封闭第三、应急车道,容易对车辆通行造成影响甚至会引发交通事故。

此外,传统人工方式检测效率低、费用成本高、人为因素影响大、病害记录难以溯源。加之现有的桥梁检查车为大悬臂结构,存在一定的高空作业风险。

从2018年起,宁波市杭州湾大桥管理有限公司开始探索采用无人机检测索塔。从2021年起,采用无人机在箱梁底模板进行巡检。

经过几年的经验积累和摸索,团队创新使用无信号区域精准定位、桥梁图像拼接、病害智能识别等关键技术,实现无人机对桥梁的智能巡检。

只要将一辆装载无人机的车辆停在应急车道上,检测人员就能坐在车里,操纵无人机在箱梁下方灵活穿梭,并记录检测数据。

主梁各部位的检测图像都会实时传输至检测人员电脑,实现对桥梁主塔、墩身等盲区的自动巡检。

据介绍,这项无人机智能巡检应用预计可使巡检作业成本降低20%、巡检作业占用桥面时间减少50%,大幅提升巡检作业效率和病害检测水平。

2025-05-08 这一项目入选全国名单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212847.html 1 3 跨海大桥巡检 无人机“上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