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何 晴
通讯员 郑丹凤 丁鹏 林颖
“看!又有五只大凤头燕鸥飞过,还有一只短暂停留鸟场……”4月28日,象山韭山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25年中华凤头燕鸥人工招引和恢复监测项目的驻岛监测工作正式启动。
完善招引场地、放置假鸟模型、试播燕鸥繁殖期求偶的叫声……保护区工作人员、浙江自然博物院专家及志愿者一行登上中铁墩屿后,一系列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地推进,以吸引燕鸥前来繁殖。
当天下午3点左右,布设在繁殖场里的音响传出了燕鸥求偶的嘈杂叫声,大凤头燕鸥受到“吸引”接二连三飞掠中铁墩屿“打前站”。“等后续监控设备完善好,预计5月1日前就会有燕鸥落脚岛上。”登岛指导工作的浙江自然博物院研究馆员范忠勇说。
从前天开始,作为今年首批海岛鸟类监测员,来自上海的魏宇宁、山东的张丽君和湖北的王雨奇将“驻扎”积谷山岛两个月,监测守护有着“神话之鸟”之称的中华凤头燕鸥,这里距中铁墩屿直线距离500米。据悉,他们三人从6000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都具有一定的鸟类研究或观鸟经验,团队成员最高学历为博士研究生。
“‘神话之鸟’通常混在大凤头燕鸥群中繁殖,从2017年开始,每年4月底到8月的燕鸥繁殖期,我们会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志愿者入驻中铁墩屿,近距离监测记录中华凤头燕鸥的繁殖行为。”保护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在中铁墩屿落脚栖息的燕鸥越来越多,岛上栖息地也在不断地扩大和完善。
为了让鸟儿更好地安家育雏,同时便于工作人员监测保护,今年相关部门除了对中铁墩屿栖息繁殖场地的软硬件进行拓展升级外,还将首期驻岛志愿者从2人增加至3人,驻岛监测营地也被外迁至中铁墩屿对面的积谷山岛上。
“2013年首次成功招引中华凤头燕鸥至中铁墩屿繁殖,监测哨就设在积谷山岛。”该负责人表示,今年,在积谷山岛原有监测用房的基础上,营地的水电及厨房、宿舍、监控室、厕所、淋浴室等设施已全面更新,具备人员入驻条件。
为期两个月的驻岛监测工作就此开启,魏宇宁、张丽君、王雨奇异口同声地说:“吃住条件都是其次的,我们最大的愿望是‘神鸟’能够快快归来,种群繁殖多多益善!”